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人本主義當成為中國政改的核心概念

http://www.CRNTT.com   2008-12-23 20:09:59  


 
無法改變社會分化現象

  最近幾年來社會層面的發展更表明政治改革的當務之急。中國所謂的“群體性事件”或者社會抗議運動,無論從發生的頻繁度還是規模,都增加得很快。在當前的金融危機影響下,群體性事件正在變得越來越嚴峻。隨著工廠的倒閉,城市工人和農民工的失業人口正在快速增加。

  經濟的惡化對大多數社會群體都會帶來很大的壓力。各種形式的罷工也在迅速擴散。儘管無論是群體性事件還是罷工,參與者所爭取的還只是具體的物質利益,但如果他們的利益表達受到阻礙或者利益長期得不到滿足,很容易演變成為政治性事件。

  在很大程度上說,社會層面的這些變化在任何一個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就是說,它們是正常現象,同時有關方面必須正視這些問題。但在中國,很多官員經常把它們視為是洪水猛獸,用不適當的方法甚至強力來處理問題。這又經常導致參與者和執政者之間的矛盾。

  更為嚴重的是,中國社會普遍缺失道德感。企業界和政界的腐敗變本加厲。企業家擁有經濟資本,而政治家擁有權力資本,他們都能够對自己的資本充分利用,或者合法或者非法,拼命積累個人和家庭財富。

  再者,中國社會分化已經多年。政府部門儘管承認社會分化的嚴重性,但又沒有能力來改變這種情況。雖然中國老百姓有崇尚政府的傳統,但政府官員的腐敗和無能很難使得他們對政府有較高的認同。可以說,政府部門的政治合法性大多取決於一些開明的領導人的個人行為,而很難說來自制度整體。道德衰落對任何一個政府都是最大的挑戰。

重新體認“天下為公”

  實際上,到今天已經沒有必要再去論證政治改革的必要性了。誰都知道中國需要政治改革。問題是怎樣去改革,又如何去實施改革。

  這裡主要涉及到兩個相關的方面,一是改革的理念,二是改革的執行能力。在過去,中國的改革之所以能够推行,一是靠領導人的個人能力,二是靠利益。在鄧小平時期,中國的改革在不同時期,目標不同,但都很明確,並且當時的領導層有很大的能力來動員改革的支持力量。鄧小平所確立的市場經濟概念既符合當時社會的需要,也得到方方面面利益的支持。

  現在,改革遇到了強大的既得利益的阻礙。怎麼辦?與鄧小平時代一樣,要推行改革,一要確定目標,二要強化改革者的能力。確定目標就是說改革需要“主義”來引導,需要主義來動員方方面面的支持力量。

  這個主義就是近年來所提倡的人本主義。無論在西方還是中國,人本主義都具有深厚的傳統。這並不奇怪,因為任何社會的核心就是人。

  以人為本應當是所有政治制度的普世價值。在近代中國,孫中山先生開始尋求建設近代國家之路,他不僅向西方學習,而且也向傳統中國尋找資源。他提出了“天下為公”的人本理念,並且也力求在其制度設計中體現人本理念,尤其體現在其大力倡導的民生主義上。

  經過了世紀之久的革命和政治運動之後,當代的領導人已經拋棄“五四運動”以來的對傳統的敵視,開始文化自信,在學習當今世界各國執政經驗的同時要從傳統尋求資源。

  “立黨為公”是現在執政黨確立的執政理念。這裡的“為公”就是人本理念的體現。也很顯然,人本的理念也符合近代以來從西方傳入的社會主義的概念。社會主義就其本意來說就是一種人本主義。

  人本是普世,因此也是中國和世界各國的聯結點。但是中國和西方擁有同樣的價值並不是說各國應當有同樣的制度來表達同樣的價值。事實上,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各國都在建設適應於本國社會經濟和文化傳統的制度體系來追求和實現同樣的價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