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一帶一路與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17-12-31 00:03:50  


 
  台灣的機遇與兩岸合作的機制

  “一帶一路”主要是透過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作為實體的支撐,來帶動沿線國家各種生產要素的流通,形成要素組合更多的可能性,以創造互利共贏的機遇。所以,初期的建設是以交通運輸和管線通道為主,包括鐵路、公路、橋樑、港口、電力、電信、供水、油管和氣管等等。隨後,配合交通運輸和管線通道的互聯互通,會有經貿園區、產業園區和城市開發等等建設陸續登場。

  在這些建設項目中,台灣企業想要成為基礎設施工程項目系統集成的領頭羊可能性不大,畢竟這些年來大陸企業在大型工程承包方面的技術能量和經驗積累,台灣企業已經無法比肩。不過,有些觀察指出,台灣業者在設計理念、工法運用和施作程序上,仍然可以提供許多對人和對環境比較友善的元素,讓“一帶一路”的推進更具有“與人和諧”及“與環境和諧”的特性。同時,在工程建設完工之後的運營和管理維護上,台灣業者的細膩是大陸方面可以納入合作考量的。另外,在電力和電信網絡的鋪設和運營維護上,台灣的廠商也有提供部分產品和服務的能力。

  至於基礎設施完工之後的開發項目,無論是經貿園區、產業園區或者智慧城市建設,台灣業者可以提供的貢獻就比較多了。蔡政府上台之前,海峽兩岸透過產業合作“搭橋專案”,本來已經就19個產業項目,以“一產業,一平台”的方式,展開了共同打造產業供應鏈的合作嘗試,並且在部分項目做出了初步成果。我們相信,從共同打造完整產業鏈的願景著眼,隨著“一帶一路”的鋪陳推進,兩岸之間必定可以形成許多雙方優勢互補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組合,為兩岸同胞創造互利雙贏的機遇。不過,要讓這些機遇能夠落實,不流於空談,我們顯然需要系統性地開展一些工作,這些工作可以分為制度安排和人脈連結兩個面向來進行,以下分別論列。

  在制度安排的面向上,目前兩岸官方溝通協調機制中斷,台灣無法透過官方乃至於半官方的渠道,系統性地參與“一帶一路”的建設。為了有效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大陸方面可以多利用以下的替代窗口和渠道:一、大陸的台商組織,包括中央層級的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和各地方的台資企業協會。二、台灣的民間工商組織,除了既有的渠道之外,也可以考慮從原來“搭橋專案”所搭建的產業合作平台中,挑選合適的民間企業或行業協會,撇開官方和半官方機構,建立新的溝通渠道。三、台灣的民間社會團體,尤其是在台灣的青年群體和基層民眾中,比較有影響力的一些社團。四、台灣的民間智庫,特別是在政策評估的領域,大陸方面可以慎選合適的台灣民間智庫,共同進行“一帶一路”規劃中涉及兩岸關係之各項議題的研究和討論,讓“一帶一路”的推進能夠有利於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在人脈連結的面向上,主要的考量點在於區隔藍綠和獲得實效。大陸快速的經濟成長為許多台商提供了大量的商機,創造了大量的獲利。不過,其中卻不免夾雜著一些“藍皮綠骨”型的人士,在大陸賺了錢,回到台灣卻支持綠營政黨或獨派政治人物。為了有效地區隔藍綠,不讓綠色企業混水摸魚,賺大陸的錢,餵“台獨”奶,在制度性合作機制的搭建過程中,大陸方面宜審慎挑選台灣方面對接的組織和個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