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慶平:兩岸未來三十年可能發展的初探

http://www.CRNTT.com   2017-12-14 00:24:59  


 
  從歷史宏觀的角度來看,兩岸分裂分治,是中國在1946年至1949 年內戰的延續。但近百年來台灣內部發展,有其一定的特殊性,日本的統治五十年及國民政府的退守台灣,造成台灣內部的根本特性。
 
  1987年,蔣經國“總統”開放台灣民眾赴大陸探親,改變了兩岸的敵對狀況,進入和平交流期。三十年來,兩岸關係可謂翻天覆地。1987至2016年,大陸人民來台達2520.1萬人次,台灣民眾到大陸達9341.1萬人次。1992年至2016年兩岸貿易額15194.1億美元(台灣一直享受順差),1990年台灣生產總值1700億美元,大陸是3878億美元,大陸GDP是台灣的2.28倍,2016年台灣GDP是5663億美元,大陸為119684億美元,大陸是台灣的21.1倍。1987年大陸外匯存底只有80億美元,1993年辜汪會談時,台灣外匯存底900億美元,大陸400億美元。2016年大陸超過3兆美元,台灣約4300億美元,大陸目前經濟成長為6.5%台灣在1.5%­至2%左右,目前廣東、江蘇、浙江、河南省的GDP已均超過台灣。

  在軍事實力方面,近三十年來有很大的變化,九十年代台灣還有空優及海優的實力,但2000年後,大陸一直維持軍事預算7%的增長率,台灣則只有2%,目前大陸國防預算是台灣的十四倍。

  在政治方面,台灣也在急速變化中。一九八七年經國“總統”開放黨禁、報禁,台灣進入民主時代,但台灣的發展有異化現象,將民主政治變成民粹政治。政客操縱議題,能否實現並不在意,騙取選票為第一要務。因此台灣產生“選舉語言”,拿到政權再說。有了政權就有政治資源可以分配、有了政治資源就有經濟利益可以分贜,是獲得政權最重要的事。這方面民進黨的表現,比國民黨更顯眼,民進黨的問題是執政後“去中國化”,“主張“台獨”,因而兩岸雖進入和平交流期,但民進黨的逆流,使兩岸關係進入對峙、停滯的局面。

  台灣內部每四年“總統”大選一次,政黨輪替也會是常態,但論及是否進入真正的民主政治,台灣還在初期階段。中國大陸對台政策在十九大之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還是主軸。但是沒有排除武統的可能性,其實對大陸來說,策略只有兩個,一是“武統”,一是“和平統一”。“武統”最大可能性,是台灣執政當局,在“立法院”提出為“台獨”“修憲”的法案,經三分之二同意,舉辦“台獨”公投。

  但在“立法院”提出“台獨”修“憲法”案時,美國一定會干涉,與台灣當局溝通,打消提案送“立法院”,因台灣宣佈獨立,必然影響東亞和平,不合乎美國利益。但台灣當局若要一意孤行,要推動“台獨”進程,達到“修憲”目的,美國可以不管,一切後果台灣自行負責。但也有一個可能,是與北京溝通如何來控管台灣此一形勢發展。

  中共採取用武,有兩種可能:美國為其本身在遠東利益,採取干涉或不干涉,一切以當時情況為定。但可斷言,美軍太平洋總部對台海情勢的變化,一定在台灣宣佈“台獨”前一年,就做好多種作戰計劃,以備美“總統”參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