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 |
中評觀察:朝鮮半島成為美國和俄羅斯的新戰場 | |
http://www.CRNTT.com 2017-12-05 00:09:42 |
種種跡象表明,朝鮮在發展核武器和戰略導彈技術方面的確得到了某些軍事大國的支持,朝鮮之所以能在導彈發射技術方面實現突飛猛進的進展,可能是來自俄羅斯的技術專家現場指導,甚至不排除俄羅斯提供某些關鍵的零部件,因為只有這樣,朝鮮才能在導彈發射領域取得實質性的突破。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朝鮮半島成為蘇聯和美國軍事對峙前沿陣地。朝鮮作為朝鮮半島國家,非常可悲的是,國家的命運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中國在朝鮮半島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表面上來看似乎是如此。可是,如果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朝鮮戰爭人們就會發現,中國在朝鮮半島問題上,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被動捲入朝鮮戰爭,中國也是朝鮮半島戰爭的犧牲品。雖然一些歷史學家認為,中國不應該捲入朝鮮戰爭,但是現在分析,如果當時中國不捲入朝鮮戰爭,中國東北地區很可能面臨被蘇聯分割的悲慘命運。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蘇聯之所以允許朝鮮金日成發動戰爭,重要原因就在於,蘇聯希望通過朝鮮戰爭,一方面牽制美國,另一方面牢牢地控制中國,迫使中國讓出東北地區,讓蘇聯繼續在東北地區長期駐扎軍隊。按照這樣的邏輯來分析,人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聯合國安理會討論有關朝鮮半島戰爭問題的時候,蘇聯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非常意外缺席會議,從而使美國打著聯合國旗號在朝鮮半島介入戰爭。可以這樣說,蘇聯試圖利用朝鮮半島戰爭,一方面向美國施加巨大的壓力,另一方面牽制中國。只要朝鮮半島發生戰爭,中國就面臨兩種選擇,一種選擇是按兵不動,那樣的話,如果沒有蘇聯支持,朝鮮金日成將會一敗塗地,美國領導的聯合國軍將會打到鴨綠江邊,中國東北地區將會變成前沿陣地,如果中國希望東北地區和平發展,勢必會要求蘇聯在東北地區長期存在,而這樣一來,斯大林就達到了自己的戰略目的,保留在東北地區的港口和鐵路,中國東北地區就成為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對峙的前沿陣地。還有一種選擇是,中國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那樣的話,中國軍事消耗將不得不依賴蘇聯補給,中國與蘇聯關係將會更加緊密,中國將不得不推遲自己的工業化建設計劃,更加依賴蘇聯,這對蘇聯鞏固在遠東地區的勢力範圍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意義。 可以這樣說,朝鮮金日成決定發動戰爭,而斯大林之所以表示同意,可是又沒有在聯合國阻攔美國等其他國家出兵幹涉,目的就是要在朝鮮半島製造緊張局勢,從而使蘇聯在遠東地區的軍事存在不斷加強,使中國更加依賴蘇聯,從而使蘇聯成為遠東地區至關重要的戰略主導者。中國當然了解蘇聯的意圖,因此,中國領導人在十分困難情況下,決定“抗美援朝”,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家衛國”。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半島浴血奮戰,不僅徹底改變了朝鮮半島的軍事格局,而且更重要的是,維護了中國的國家利益。中國領導人以自己非凡的膽略,贏得了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尊嚴。朝鮮戰爭停戰之後,蘇聯徹底改變了對中國的看法,中國贏得了自力更生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寶貴時間和空間。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