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對話名家李肇瑜:為兩岸交流做的更“細”

http://www.CRNTT.com   2017-06-29 00:15:02  


中國當代書畫名家李肇瑜(中評社 李娜攝)
  中評社北京6月29日電(記者 李娜)中國當代山水畫名家李肇瑜6月23日-28日在北京伯揆美術館舉辦個人作品展,本次展覽共挑選了李肇瑜不同時段創作的53件作品,作為新時代山水畫的探索者,這些作品是李肇瑜多年來對藝術不斷思考、探索的完美印記。同時,作為台灣藝術研究院在大陸華南地區的唯一一位院士,在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時,李肇瑜表示這份責任重大,也期待著“未來在促進兩岸藝術交流中做一些更具體、更細的工作。”

  李肇瑜,福建尤溪人,1966年出生。先後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美術系本科,江南大學研究生,中國藝術研究院高級訪問學者。畫作參加各種大型畫展並多次獲獎,近年來,以山水畫的形式創作,廣受好評。現為台灣藝術研究院在大陸三位院士之一,也是華南地區唯一一位院士,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教育學會美術研究會會員;福建省美協會員;福建省民盟美術學會理事;民盟書畫院特聘畫師。


  “不必過於崇拜的去繼承傳統”

  採訪開始前,李肇瑜帶領記者參觀了此次舉辦的畫展,在這些作品中,記者感受到與以往所看到的山水畫不同的“情感表達”。藝術家都喜歡標榜自己的“獨特性”,這也是進行個人藝術創作必不可少的。李肇瑜也坦率的說,“這就像寫字,每個人都在寫漢字,但個人手法不同,寫出來的特點自然不一樣。”但他同時說道,“這些作品並不是刻意去追求某一種風格,是自然流露的。”

  李肇瑜介紹道,每個畫家對筆墨的理解不同,個人的手法、修養、關注的題材等各種因素都會影響其創作的作品,慢慢就會形成自己所獨有的風格。他認為,畫畫的風格一定有一個演變過程,一開始肯定是關注基本的筆法和構成關係,然後慢慢進入自己內心想要營造的景觀。

  “我特別喜歡畫春天和秋天這兩個季節。”在李肇瑜的畫中經常能看到大片的“黃”和“綠”,他說,“在圖像處理上,這兩個季節有特別明確的印象,我不太喜歡去畫那些形、色不是很分明的景物。”

  “南方的春天在沒有插播之前,梯田整理的非常明亮,像明鏡一樣,特別有美感,天地的輪廓都非常明顯,我的用色也會比較誇張。”李肇瑜就記者對作品中色彩鮮明的問題解釋道,“我喜歡把這種印象特別強調出來,如果像西方那種過於寫實,去注意環境,色彩關係,這可能就不是中國畫所具有的語言和方式。”

  李肇瑜作品的獨特性還體現在他對傳統山水畫有著獨特的理解,這也是記者第一眼看到他的作品與傳統意義上的山水畫大不同的原因。“傳統作為經典需要我們去繼承,但我不是很崇拜地去繼承,對待傳統,我不會存在過於虔誠,不敢挑戰,不敢去打破的問題,我喜歡把傳統的東西和在當代語境下要做的探索結合起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