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辯證施策化解混合性通縮壓力

http://www.CRNTT.com   2015-05-04 08:20:43  


 
  4.美元升值周期帶來“貨幣衝擊”

  自2011年以來,美元步入升值周期,截至3月10日,美元指數升至98點,創下11年新高,通過兩個渠道產生貨幣衝擊。

  一是美元作為全球計價貨幣的價格傳導效應。當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都以美元計價,美元升值周期與大宗商品價格明顯形成負相關關係。美元強勢周期啟動,美聯儲貨幣政策回歸正常的過程中,美元升值效應將通過 “進口-購進價格-PPI-CPI”的渠道影響價格總水平,從而可能會加劇未來一段時間的通縮壓力。

  二是美元升值引發的全球貨幣供給衝擊。鑒於美元在決定全球流動性方面的核心作用,一旦掌握全球貨幣“總閥門”的美聯儲結束資產購買計劃之後,全球的貨幣基數將由停滯轉為下降,勢必導致全球總體“資金池”水位下降。事實上,在1980-1985年和1995-2001年的兩輪美元升值周期中,也出現過類似情形,即同樣是經濟從萎縮逐漸恢復,進入重新增長區間,利率周期步入加息周期,同時美元、美債收益率雙雙回升。據估計,美聯儲加息一個百分點,相當於收緊2.3萬億美元流動性,如果利率經過幾年從0%提高到4%左右,就相當於全球收緊9.2萬億美元的流動性。在全球新的美元環境中,本輪通貨緊縮預計將持續較長時間。

  5.資產負債表收縮及其影響

  自2012年以來,中國公共債務占GDP 比例遠高於過去10年來平均每年升幅4個百分點的水平。其中,中國非金融部門(居民部門、非金融企業部門和政府部門)杠杆率上升速度最快。根據2013年6月審計署公布的數據,2015年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到期1.8萬億,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到期約3200億,總計到期債務約為2.1萬億。據統計2015年城投債到期規模約6400億,較2014年增長68%,而即將到來的2015年二季度就是城投債大量到期的高峰。

  經濟持續下行導致政府和私人部門資產負債表惡化,“去杠杆化”進程將使各部門的資產負債表進一步收縮,資本溢價風險放大導致借貸能力下降。由於風險偏好的改變,“現金為王”成為人們更多的選擇,這直接導致貨幣流通速度下降,造成名義利率下降,供給出清要通過價格降低來實現。

  供給管理視角下的治理對策

  文章指出,對於中國經濟當前的通縮壓力應區分不同性質的通縮,採取有針對性的政策,不能簡單地反通縮,也不必過於擔憂通縮,進而採取大規模刺激政策,帶來新的“政策後遺症”。政策著力點把短期的需求管理和中長期的供給管理結合起來,充分利用“通縮時期”要素成本和生產成本下降帶來的好處,趨利避害,加快金融、財稅、要素等重點領域的市場化改革,通過“優質產能”置換“落後產能”,通過“新供給”替代“老供給”,促進經濟提質增效。

  1.加強貨幣政策的預期管理,有效彌補基礎貨幣缺口

  借鑒美國等發達國家經驗,把央行信息披露和溝通作為管理通貨走勢預期的重要工具,進一步加強對通縮的預期管理和貨幣政策的前瞻性指引,不應過分誇大通縮嚴重程度,使社會公眾形成自我加強的通縮預期。

  此外,考慮到隨著人民幣國際化和境外離岸市場的發展,境內基礎貨幣通過人民幣跨境收付逆差的方式外衣,因此,有必要全球賣降低存准率,來滿足外匯占款大幅下降帶來的基礎貨幣缺口,同時進一步完善政策工具箱,通過降低逆回購利率傳導機制降低短端貨幣市場利率以及通過PSL、MLF甚至LLF等引導中期政策利率,有效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保持與實體經濟發展相匹配的貨幣條件。

  2.財政發力與增效並舉,提升財政貨幣政策有效配合

  財政政策只有與貨幣政策相配合才能更好發揮效果。財政政策應更加積極、精准發力。以推動稅制改革為突破口,實現“營改增”擴圍、消費稅的調整、針對小微企業的減稅政策、涉企收費的清理、預算管理改革框架的出台、專項轉移支付的合併整頓等六大方面落地。同時建立和完善以居民財產、行為為課稅對象的直接稅稅制,同時強化稅收優惠的產業導向功能,綜合運用優惠稅率、加速折舊等方式,不斷改革和完善相關措施服務於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宏觀戰略。

  3.加快要素價格機制改革,取得重點領域的實質性突破

  要把深化價格改革和穩定物價總水平結合起來,進一步凸顯各類生產要素價格改革的分量。對生產要素價格的改革規劃,不能再久拖不決,久議不斷,要明確要素價格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穩步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加快完善居民生活用水、用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及時理順天然氣、水、電等資源性產品價格。

  盡快放開一批具備競爭條件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同步放開市場准入,推進服務業加快發展。同時在土地、技術、知識產權、人力資本和自然資源等生產要素價格改革的重點領域,加快制定切實有效的改革方案,爭取2-3年內取得實質性突破。

  4.提高資本存量和產出效率,積極推動創新投資布局

  從資本總存量、人均資本存量維度來看,中國仍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資本積累仍有空間,仍需要通過投資提升資本存量。然而,值得重視的是,當前,一些政策仍偏重於基礎設施投資方面的硬投資,而忽略了技術創新、研發投資、人力資本方面的軟投資,這很可能只關照了短期的經濟增長,但可能導致長期經濟競爭力和增長質量下降,因此,投資動力的轉換是增長動力轉換的前提。

  當前,全球各國展開戰略創新競賽。金融危機之後,主要經濟體圍繞雲計算、大數據、智能製造、新能源等新技術、新興產業展開了新一輪增長競賽,紛紛推出各自的創新增長戰略。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大向戰略新興產業投資、先進製造業、人力資本,特別是一些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重大技術平台等領域的投資和投入力度,提升創新資本存量。

  5.推出一批重大項目儲備,以“新供給”替代“老供給”

  為對衝經濟下行和通縮下行壓力,可儲備一批既兼顧當下,又著眼長遠的重大項目,通過“優質產能”置換“落後產能”,通過“新供給”替代“老供給”。

  (1)“一帶一路”戰略重大項目。圍繞“一帶一路”應做成若干有影響力的重大工程項目,並落實早期收獲成果。鼓勵國內企業和沿線內陸沿邊地區依托現有開發區和高新技術園區,通過合作、合資等靈活方式,在境外合作建立產業園區、境外經貿合作區等各種類型產業合作區。通過“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的產業轉移和資本輸出帶動全球貿易布局、投資布局、生產布局的重新調整,進而帶動產品、設備和勞務輸出,全面對接全球價值鏈。

  (2)“社會民生工程重大項目”。一是要加快民航及新一代空管系統建設、城際快速軌道網絡、城市公共交通、油氣管道及儲氣庫建設、下一代信息技術設施等重大工程建設等。二是正式啟動“十三五”基礎設施專項規劃預研,前瞻性地制定“2030年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加快構建聯通國內外海運水運網、高速公路網、高速鐵路網、航空網、通信光纜網,形成互聯互通的總體布局。三是建設四大基地和國家重要戰略資源接續區:在中西部建立一批國家能源基地;做大做強裝備製造業,建設裝備製造業基地。四是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大,力支持自主創新技術成果產業化,形成一批發展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的高技術產業鏈和產業集群。

  (3)“綠色環保重大工程項目”。以低碳、環保、節能為重點,應加快天然林保護區工程、退耕還林還草、防沙治沙等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工程;推進農業、漁業、林業、製造業、交通、水和廢物管理的綠色工程;推進能源革命,推進可再生能源建設,加快大型水電站、太陽能電站的建設,加快沿海省份核電的發展;推進資源綜合利用、廢舊商品回收、再製造產業化、產業園區循環化改造等循環經濟工程。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