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尚未驚醒的明日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14-12-22 11:17:30  


 
  文章指出,如東以一個悲劇性的個案給正處在少子化漩渦、尚未驚醒的中國提出了嚴重的警告:人口是社會生活的主體,是社會生存的基礎,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持續的人口少子化進程必然使一個不斷老化和失衡的人口逐漸失去生命力、創造力、生產力和支撐力,也會使人口發展失去重心,導致人口的斷裂和坍塌,進而誘發社會的崩潰!

  以如東為例,2011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2843元,江蘇省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1649元,如東縣比全省平均低30%以上。如東經濟的落後恐怕與生育少子化和青壯年外流所導致的年輕人口虧損、人口活力不足高度有關。

  有關部門常常過分擔心“人口總量”、“人口規模”所帶來的虛擬的挑戰和壓力,卻嚴重忽視“人口結構”和“人口關係”失衡和斷裂所包含的問題和危機。如果說山西的翼城提供了人口政策改革的一個經驗範本,江蘇的如東則提供了人口政策不改革的教訓樣本。

  文章稱,中國的人口治理模式高度統一和同質化,所以如東的人口轉變過程和人口治理機制成了大國人口演化的一個縮影,成為透視中國人口明天的一個時間窗口。

  如東這麼走過,中國也將這麼走過,規律就是如此。持續的低生育率必然破壞人口的結構和功能。中國受到少子化危機和長壽化挑戰的夾擊。

  人口虧損、人口失衡、人口萎縮危機全面爆發的“如東現象”還不足以喚醒沉睡中的中國嗎?如東在生育少子化繼而人口少子化道路上高歌猛進一條道走到黑,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但在面子文化的影響下,中國上下都不願意承認和接受嚴格、持續的“一胎化”矯枉過正的教訓,而是反其道而為之,長期以來將“教訓”當做了“經驗”,自喜於生育率強制下降所取得的人口減少的“成績”而沒有意識到中國其實在不斷喪失最重要的年輕人口資產,以致於將計劃生育帶來的“人口虧損”(從潛在到顯化)當做了“人口紅利”而不是“人口負債”。

  一刀切、統一化、齊步走的國家人口治理模式完全忽視了區域人口生態的多樣性以及所面臨的人口問題的差異性。這種高度集權的治理方式也完全漠視了不同地區從本地實際情況出發提出的人口治理區域化的不同訴求,因此完全違背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治理規律。

  文章認為,在人口形勢、人口問題差別化趨大的今天,人口治理模式亟需從漠視家庭私權的國家統一集中治理模式轉向尊重家庭私權的地方分權自治模式。

  由於幾十年來計劃生育單方面的強勢宣傳和人口政策的執行慣性,掌握著國家人口命運重權的有關部門還認識不清今後中國將面對的巨大的人口危機與持續的低生育率和人口減少密不可分。

  因此,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生育率快速下降所取得的暫時的“勝利”,對於這樣的“勝利”,其實我們已經付出了沉重昂貴的代價,未來還將面臨巨大的風險和不測,不得不品嘗持續的超低生育率和人口少子化所帶來的苦果。

  文章最後說,大國空巢,大勢所趨也。不過,如果國家能當機立斷,從“如東現象”中汲取教訓,或許能將新人口問題控制在局部危機中消化,否則必將出現更多的“如東”,逐步演化為全局性危機而難以應對。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