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不改革的政治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14-07-01 09:25:36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所長 鄭永年
  中評社北京7月1日訊/“與改革所能產生的風險比較,就今天中國的現實來說,最大的風險仍然來自於不改革。人們有必要從政治、經濟和社會各個方面,來探討改革或者不改革所面臨的風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所長鄭永年今天撰文《中國不改革的政治風險》如是說。文章詳論如下:

  就改革的頂層設計而言,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所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具有頂層設計性質的改革方案,它的確考量到改革的系統性和綜合性,涵蓋了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軍事等在內的所有主要領域的改革。

  不過,《決定》畢竟是一個宏觀的藍圖,需要很長的時間去實現。在實現這個藍圖的過程中,如果原來的頂層設計設想不當,或者執行不當,就都會出現各種風險。不過,與改革所能產生的風險比較,就今天中國的現實來說,最大的風險仍然來自於不改革。人們有必要從政治、經濟和社會各個方面,來探討改革或者不改革所面臨的風險。

  從政治上說,改革的最大風險就是“改革力度不足”甚至是“不改革”。儘管改革會帶來風險,但從近幾十年的中國實踐經驗來看,最大的風險來自“改革不足”甚至“不改革”。今天中國社會所面臨的風險,大都是過去沒有改革,或者沒有足夠的改革所導致的,例如經濟方面的金融風險、地方債務風險、房地產泡沫風險等;政治領域的官員腐敗、政府官員不作為、政府信任危機等;社會領域的社會分化、激進化甚至暴力等。從政治上說,因為“不改革”而產生的風險往往變得不可控,而由於“改革”而產生的風險,往往是可控的。

  中國面臨一種怎樣的改革局面呢?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推出了總體改革方案。高層也一直在大力呼籲改革,社會對新的改革充滿高度期待,但改革並不能馬上見到效果並惠及社會層面。人們只聽到了各種改革話語,但很難找到充滿動力的改革執行者。中國所面臨的問題是:誰來執行改革?中央政府是改革的設計主體,也是中央所及的一些領域的改革主體,但中央政府絕非是所有改革的改革主體。在更多的領域,地方政府、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和社會,才是改革的主體。現在的問題很明朗,中央高層在呼籲改革,但各個部委沒有什麼大動作;地方政府、企業和社會對改革的執行,也沒有什麼大的回應。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從政治上說,至少有四個重要因素影響著人們的改革動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