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經濟轉型與物價形勢 | |
http://www.CRNTT.com 2013-06-21 08:43:37 |
經濟轉型總體有利於物價漲幅趨於平穩 中國金融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張立群文章分析,這一變化給物價形勢帶來兩方面影響: 第一,市場需求降溫為物價穩定提供了有利條件。價格是由市場供求關係決定的,需求降溫、市場由供不應求轉向供大於求,總體上會促進物價穩定。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國際市場需求水平明顯下降。2001~2007年,世界貨物貿易進口額年均增長14.1%,2008~2011年降低到3.8%。受城鎮承載能力的瓶頸約束,國內汽車、住房市場也明顯降溫。具體表現為,現有城鎮空間難以承受汽車總量的快速增長,一線城市支持住房建設的土地、基礎設施潛力不斷下降。這些因素越來越明顯地制約了汽車、房地產市場的發展速度。2002~2010年汽車銷量年均增長24%,但2011年降低為2.45%,2012年為4.3%。2002~2009年,城鎮商品房銷售面積年均增長19.8%,2011年降低到4.9%,2012年降低到1.8%。外貿出口和住行為主的消費結構升級活動,是經濟持續高增長的兩個主要引擎,也是決定市場需求水平的兩個關鍵因素。受國際市場降溫影響,外貿出口增速由2003~2008年的29.2%,降低到2008~2012年的9.4%;汽車和房地產市場需求增速降低,則引起了重化工原材料、裝備製造、能源、交通等多個產業市場需求水平下降。市場需求水平全面下降,既是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轉型的重要原因,也成為促進物價穩定的重要條件。在需求不足、競爭加劇的約束下,預計各類漲價行為總體趨於減少。 第二,要素價格提高使成本推動的漲價壓力加大。勞動工資、土地、水等資源價格、原材料價格是決定企業生產成本的主要因素,這些價格不斷提高,必然會不斷抬高生產成本,加大漲價壓力。2002~2011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貨幣工資由12373元增加到41799元,增長了237%;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上漲了70%,建築安裝工程價格指數上漲了52%,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上漲了35.8%。要素價格上漲、生產成本提高,既是推動粗放型(又稱為“三高一低型”,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發展方式向集約型(減少單位生產投入、降低消耗和排放)轉變的重要原因,也加大了物價上漲壓力。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