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辜勝阻:配套改革是城鎮化發展關鍵

http://www.CRNTT.com   2013-05-27 08:25:43  


 
  戶籍制度改革要“因城而異,因群而異”

  問:近期,有媒體報道,一些地方政府已經全面放開戶籍制度的限制,以盡快將農村人口轉為市民。您怎麼看待地方政府大手筆的城鎮化推進工作?

  辜勝阻:當前戶籍制度改革可以採取“因城而異,因群而異”的分類指導原則,按城市類型、經濟規模和人口特征採取不同程度的戶籍遷移管理辦法。對於大城市,既不能關死城門,堵住農民進城,也不能一步徹底完全放開戶籍,要依據城市綜合承載力,對不同類型農民工群體逐步放寬落戶條件。要優先把有穩定勞動關係、長期舉家工作、生活在城市,有穩定住所、工作和收入,並基本融入城市的“沉澱型”農民工流動人口逐步轉為城鎮居民。要重點推進解決新生代農民工落戶問題,在農民工市民化的進程中,新生代農民工是市民化意願最強、市民化過程最為迫切,同時也是比較容易融入城市被市民化的群體。對於中小城市,要向進城農民工打開城門,鼓勵其進城落戶。對於縣城和縣城中心鎮,則要敞開城門,讓農民自由進城。

  公共服務體制改革是新型城鎮化的首要問題。深化公共服務體制改革,首先要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從廣度和深度兩個層面向城鎮常住人口全覆蓋,讓轉移人口有穩定的就業、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甚至均等和安居樂業,解決“人如何市民化”問題。我們建議全國應實行統一居住證制度(類似國外綠卡),使基本公共服務按居住證實現常住人口全覆蓋。

  問:產業的導入是農民轉市民後有穩定收入的保障。很多地方現在大量湧現各類產業園區,將產業支撐與新型城鎮化建設關聯。您覺得,產業引導,尤其是戰略新興產業的導入,在這一輪新型城鎮化助推中,具體起到怎樣的作用?

  辜勝阻:城鎮化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與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使城鎮化建立在產業基礎上,形成堅實的產業支撐,不能搞“空城計”。要防有城無市的過度城鎮化,城鎮化缺乏產業支撐,避免使新市民變游民、新城變空城的“拉美化陷阱”。沒有產業的發展和集聚,無法提供城鎮化所需的人口、資金和就業機會等等,即使依靠政府行政力量增加城鎮人口、開展城鎮建設,都是不可持續的。

  因此,我們建議,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過程中,要建立合理的產業體系,優化產業結構,著重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強化城鎮化發展的產業支撐。要通過促進技術創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衍生出新的產業形態,催生城市發展新動力。

  建立改革成本多元化的分擔機制和市場化的投融資機制

  問:農民工市民化是一項高成本的改革,需要大量的投入。應該如何解決城鎮化進程中的資金問題?

  辜勝阻:我們覺得,解決城鎮化“錢從何處來”的問題,需要建立改革成本多元化的分擔機制和市場化的投融資機制。具體來說,要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及政府、企業、個人共同參與的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多渠道分擔市民化的改革成本。

  首先,要確定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成本分擔辦法,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努力使地方財力與事權相匹配。中央政府要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對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務能力的支持力度,並承擔農民工市民化的特殊性支出;設計和推進相關稅收制度改革,規範土地財政為稅收財政,確保地方財政有穩定可靠的稅源,提高地方政府承擔市民化的能力。

  地方政府做什麼呢?地方政府要逐步提高農民工市民化投入在財政支出中的比例,集中解決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及保障房等基本公共服務支出問題。

  另外,企業也要順應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的變化提高農民工的工資待遇和基本福利,為其辦理基本的社會保險以及分擔保障房的部分成本支出。要推進金融改革特別是農地金融的改革,使農民“沉睡的土地”變成其市民化的自有資本。

  與此同時,要建立市場化的城鎮化投融資機制,積極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城鎮化建設。發展民營金融機構和草根金融,為農民工的草根創業和草根經濟提供金融支持。此外,推進民營企業在城鎮建設的基礎設施、公共事業和社會事業中與其他所有制企業在投資審批、土地、財稅扶持方面的待遇公平化,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城鎮化建設。

  調研中我們發現,一批農民工返鄉創業潮正在湖北形成。2012年黃岡市有2000多農民工回鄉創業,吸納8萬多人就業。位於湖北隨州市經濟開發區的裕國菇業有限公司就是一家農民工返鄉創業企業,已轉移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1500多人。政府應該高度重視這一流動趨勢,適時地構建“進城打工學習——回流創業實踐”機制,依靠廣大民眾強烈的自我創業、自我發展的願望,鼓勵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發展民營經濟和草根經濟,以創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農民工更好融入城市的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