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13年中國經濟發展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13-04-15 15:21:40  


 
  社會保障體現持續性。報告對養老金、醫保補貼等方面標準提高都提出了明確目標,並特別強調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這契合了當前社會發展的實際。2013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繼續提高10%,這是自2005年首次調整後的連續第九年增長,累計月人均增加1021元,2012年中國月人均養老金達到1721元。近年來,中國大力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實現了制度全覆蓋,各項養老保險參保達到7.9億人。目前中國農民工總量已達到2.6億人,大量農民工跨城鄉、跨地區、跨就業形態流動,這需要政府部門適應流動性,盡快打通城鄉社會保障制度之間的轉換路徑,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今年新農合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將再次提高農民看病的報銷水平,更有力地減輕農民看病的負擔。衛生部已明確提出,今年新農合實際補償比力爭提高5個百分點,全國平均達到60%左右,縣鄉兩級實際住院補助比分別達到60%和75%。

  擴大內需出台制度安排。《報告》中首次提出消費是擴大內需的難點、重點和潛力點,但並沒有像去年一樣,提出“著力擴大消費需求”的說法。報告還首次系統地提出擴大消費要在四個方面下功夫,即提高消費能力、穩定消費預期、增強消費意願、改善消費環境,不斷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因此,《報告》指出今年要堅定不移地把擴大內需作為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體現消費的拉動力關鍵在於以消費者需求引導產業鏈研發、設計、營銷,帶動國家產業轉型。目前中國GDP貢獻仍是以工業、製造業為主體,但未來要向服務業為主體轉型。進一步發展壯大服務業,需要從體制變革和科技創新入手,化解制約提高要素生產和配置效率的制度性因素,為實現全年增長目標創造條件。

  收入分配改革趨於具體。《報告》提出:已經制定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幹意見,抓緊研究制定具體政策,確保制度建設到位、政策落實到位,有效解決收入分配領域存在的問題,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2013年,中國的收入分配改革將步入深水區。國務院批覆的《關於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幹意見》提出,深入推進國家“十二五”規劃實施,完善收入分配結構和制度,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縮小收入分配差距,規範收入分配秩序。在縱向層面,國家明確提出繼續完善初次分配機制,並且完善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初次分配機制。推動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生產要素價格的機制。在橫向層面,國家強調加快健全再分配調節機制,加快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

  經濟發展的歷史經常出現兩個“悖論”:並非增長速度越快,發展質量就越高;並非民生解決的越多,民眾滿意度就越高。這兩對辯證關係,深化了我們對發展規律的認識。之於前者,牽住經濟發展的“牛鼻子”,就是要堅持速度與質量的有機統一。當經濟處於低迷時期,當轉型成為全球共識,統籌速度與質量,兼顧當前和長遠,更是成為踐行科學發展觀的一個重大抉擇。之於後者,當老百姓對民生“從無到有”的訴求總體趨於解決後,民生訴求已進入多元化、個性化的時代。民生需求越來越多,越來越細,“基本民生”(建立人人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務)、“底線民生”(滿足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需求)、“熱點民生”(妥善化解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逐層表現出民生的多面性和幸福的多維性。多層面關注並滿足民生訴求,才能不斷提高群眾的“幸福指數”和“滿意度”,於此,我們尚有非常大的努力空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