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蘇讜:中共對港政策前景樂觀

http://www.CRNTT.com   2012-11-05 09:11:59  


  中評社北京11月5日訊/資深評論員蘇讜日前撰文“中共對港政策前景樂觀”指出,儘管中共的對內政策和外交政策發生多次大幅波動,對香港政策卻保持了長期穩定和良好發展態勢。其根本原因,就是在徹底的非意識形態化的前提下,對香港政策始終服務和服從於國家整體利益,體現了強烈的民族感情。在當前致力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以實事求是的精神推進各方面工作的歷史背景下,中共十八大後的對港政策的發展趨勢是完全可以預測和清晰的,前景也是十分樂觀的。

  香港傳媒高度關注中國共產黨十八大,歸根結底是關心中國共產黨大政方針政策的發展變化、國家的發展趨勢將會對香港的未來帶來什麼影響。筆者認為,歸納總結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對香港政策決策的基本特點就能大體把握十八大後中國共產黨對香港政策的走向。

  體現非意識形態化

  一、中國共產黨的對香港政策體現了徹底的非意識形態化。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一方面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勢力急劇擴大,東歐和亞洲出現了很多共產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另一方面是反對殖民主義統治的第三世界民族解放運動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廣大地區蓬勃發展,西方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政策成為千夫所指。當時的中國,正好處於這兩個運動的匯合點,而且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三年解放戰爭,也是以同時完成人民的解放運動和民族的解放運動兩大任務為目的的。從奪取全國政權前後,直到上世紀70年代的中國大陸的主流意識形態來看,中國共產黨借著解放戰爭的東風揮師打過深圳河,從而解放只是與大陸一河之隔的香港,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實際上當時中國共產黨內部抱有這種期待的人,也絕非少數。甚至於1963年中蘇論戰期間,美國共產黨對中國共產黨的對香港政策還很看不慣,並發表聲明指責“(中國)社會主義國家竟然容許殖民地存在”。同樣作為亞洲國家的印度,在1954年收回了法屬印度的五個不設防城市,1961年又武力收回了葡萄牙在印度的屬地果阿。應該說當時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際社會,在維持香港當時的現狀方面中國共產黨都承受著相當大的壓力。但是,以毛澤東、周恩來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人根據國際鬥爭形勢的需要,卻在取得全國政權前夕提出了“暫時維持現狀不變”的對香港方針政策,後來又將這一政策歸納為“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八字方針。在毛澤東和周恩來相繼逝世後,中國共產黨對港政策的徹底非意識形態化的特點得到了延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對香港方針以及香港回歸後採取的一系列對港政策措施,都體現了徹底的非意識形態化的特征。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