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12會不會重演1997的故事?

http://www.CRNTT.com   2012-08-22 08:36:27  


 
  向1997年汲取經驗

  突破目前的困境,也要從歷史經驗中尋找線索。走出1997年開始的通貨緊縮,仰仗於三件事情。一是住房制度改革,挖掘出一塊巨大的市場需求。二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打開了巨大的國際市場。三是實施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對抗經濟下行,逐步改善企業的資產負債表,逐步解決大規模壞賬、銀行惜貸等問題。

  在這些效果直接看得見的措施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可能也是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大規模的國有企業改制。這是一個基礎性的改革,影響不可估量。一方面,國企改制大幅改善了全社會的企業微觀運行機制,為未來的更加競爭的局面打開了一扇門。另一方面,國企改制釋放了大量的國企職工,這些富有工業經驗的勞動力,在進入市場以後,貢獻出了更大的生產力。不破不立,國企改制的作用,雖然未必直接看得見,但是其深遠影響可能大大超過了看得見的、作用更直接的住房制度改革和加入WTO。

  然而,2012與1997已經大不相同,1997年的辦法,似乎難以再用。

  首先看住房。住房改革已經十多年了,現在的問題,不是開啟住房需求,而是過剩的投資需求已經造成了嚴重的房地產泡沫,內需不能再靠房地產了。筆者不贊成用限購的辦法抑制房價,限購抑制房價的實際效果也還有待商榷,但是高房價副作用大,需要採取措施是沒有問題的。關於高房價的副作用,筆者在這裡沒有空間展開詳述,只想指出兩點,一是全社會的如此之多的資源進入房地產進行投機,已經是明顯資源錯配和浪費,對增長潛力的傷害是不容忽視的;二是高房價提高了城市的生活和生產成本,阻礙城市化進程。

  其次看外需。2001年底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因而13億基礎教育良好、勤勞肯幹、渴望致富的勞動力大軍一下子與全世界發育良好的大市場融合,徹底改變了這個星球的經濟版圖。借用周其仁的形象比喻,這是落差巨大的兩個海平面的對接,結果就是世界對中國製造的巨大需求,強大的外需成為走出1997年的通貨緊縮的另一個強大的推力。目前的國際形勢是,歐洲陷入主權債務危機,美國經濟二次探底,歐美經濟甚至可能陷入長期低迷,印度、巴西等主要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速度迅速下行。看來,外需能夠維持就不錯,大幅增長是很難的了。

  最後看財政、貨幣政策。在通脹壓力依然顯著的情況下,積極的政策缺乏空間,但是隨著通脹壓力逐漸消退,財政、貨幣政策已經開始轉向。具體表現是,一些大項目已經獲批,一些減稅措施已經在醞釀或實施,央行已經兩次降息,並開始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宏觀政策的時機,政策組合的細節,是永遠值得鑽研和商榷的問題,但是政策轉向的確已經實實在在地開始了。

  然而,積極的財政、貨幣政策,是對抗經濟下行的一般對策,可以改善企業的經營環境,緩解經濟下行壓力。此外,還需要一些重要的突破口,與之呼應。在1997-2002年的通貨緊縮中,倘若沒有住房改革和加入WTO這兩大推力,僅僅靠財政、貨幣政策中國經濟是很難走出來的,至少要經歷更長的時間。這兩大改革帶來的強大需求,不僅把中國經濟帶出了通貨緊縮,還帶來了其後近十年的高速增長,幫助消化解決了諸如銀行壞賬等諸多問題。在增長中消化、解決問題,是中國經濟改革的基本經驗之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