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張卓元:打破壟斷避免“權貴”市場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12-08-03 08:17:18  


  中評社北京8月3日訊/今年經濟增長速度出現下行,是趨勢還是調整?在經歷改革開放30多年快速發展後,中國經濟在未來10年、20年、甚至是30年是否有望繼續保持一定的平穩發展態勢?中國潛在的經濟增長速度是多少?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點在哪里?就此,上海證券報近日專訪了經濟學家張卓元。文章如下。

  經濟增速回調有客觀必然性

  問:20多家機構對今年三季度GDP增長速度的預期,高的很樂觀,超過8%,低的很悲觀,7%剛出頭。上下如此懸殊,記憶中還是第一次。中國經濟真是霧里看花,搞不懂了嗎?

  張卓元:目前,大部分觀點認為中國經濟在第三季度仍然會低於8%。

  分歧大小暫且不論。看問題不僅要看表象,更要看實質。只有認真分析,才能更加貼近實際地看待中國經濟的未來。

  問:那您認為上半年經濟增長速度回落到7.8%,GDP破8的主要原因是?

  張卓元:2012年中國經濟出現明顯回調,GDP增速自2002年以來罕見地降到9%以下,有的季度如第二季度甚至不排除降到8%以內。我認為,這是以下三重因素叠加決定的。

  第一,這是2003年至2007年間連續五年GDP增速高達兩位數及以上,大量透支資源、環境和過分壓低勞動報酬,要求經濟再平衡的結果。

  記得還在2004年,在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討論經濟形勢時,就有不同意見,一種認為中國經濟增速如果超過兩位數特別是連年超過兩位數必然會走向過熱,需要適當收緊宏觀經濟政策;另一種認為中國經濟怕冷不怕熱,增速高一點不必大驚小怪,沒有必要進行緊縮。當時我是持前一種意見的。但是當時的主流觀點是持後一種意見的。經濟兩位數增長一直持續到2007年,才有比較多的人發現經濟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三過”即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過快、信貸投放過多、貿易順差過大問題突出。2007年GDP增速達14.2%,2008年CPI漲幅達5.9%。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在講到當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時,也說突出的是:“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等。

  因此,即使2008年不爆發國際金融危機,中國調整經濟也勢在必行。而調整經濟首先要求把過高的經濟增速適當降下來。

  第二,這是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過度反應,是當時經濟主要靠大規模投資鐵公基項目和天量投放貸款的結果。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是二戰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至今一些主要發達國家還受它的困擾。與此同時,也要看到,這次危機與1929年那次經濟危機有不同之處。這次危機只是使2009年全球經濟收縮0.7%,此後幾年又恢復為正增長,2010年和2011年全球經濟分別增長5.1%和4%,預計2012年全球經濟仍將增長3%左右。現在回過頭來看,中國在2009年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似乎有點過度,四萬億的投資刺激計劃,近十萬億的天量貸款,帶來又一輪大規模粗放擴張。2009年在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經濟負增長、其他國家經濟低迷的條件下,中國經濟增速高達9.2%,2010年進一步增長10.4%,使國民經濟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更加突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顯得刻不容緩。

  第三,這是中國經濟經過去三十多年持續高速增長、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以後,經濟增速將逐步放緩的必然結果。中國在1978年年底實行改革開放後,經濟迅速起飛。1979—2011年,GDP年均增速達9.9%,2011年GDP達47.16萬億元,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達5414美元,進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這是一個令世人矚目的成就,被稱為“中國的奇跡”。

  而根據世界銀行對許多國家經濟發展史的研究,一個國家在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後,如果繼續沿襲粗放擴張,一味追求經濟增速,不更新發展思路和戰略,不協調好經濟增長與保護資源環境的關係,不改善居民收入分配結構讓老百姓分享發展成果,就會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無法跨進高收入國家行列,無法成為現代化國家。

  由上可見,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回調有其客觀必然性,是很正常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