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天價鐵路宣傳片為何傍上張藝謀

http://www.CRNTT.com   2012-07-09 11:32:36  


 
  直至今天,張藝謀依然在大片時代狂奔,《三槍》、《山楂樹之戀》、《金陵十三釵》等等。

  這個張藝謀具有高度的商業洞察力,美學趣味也發生轉變,最終完成了最後的身份轉換——

  第三個張藝謀:從“反抗者”到政府的寵兒

  轉型之後,張藝謀的電影里祛除了反抗貧困,反對戰爭和政治暴力之類的因素,更多的闡述權力美學與國家美學,使得其與主旋律相擁抱。無論是《英雄》,還是《滿城盡是黃金甲》,其政治形態和美學被大批知識分子和觀眾詬病,解璽璋曾批評:“‘黃金甲’把張藝謀所表現出來的對權力的想像發揮到了極致,代表作就是開滿銀幕的金黃的菊花。支持他們這種想象的,更多的還是對於權力恐懼中夾雜著崇拜的複雜心理。這是人格被權力異化和扭曲的一種表征。”

  在這期間,張藝謀更推出了自己與各地方政府合作的系列大作“印象”系列,替各個地方政府打造形象,大多數是美輪美奐的場景,規模宏大的團體操。值得關注的是,《印象.劉三姐》剛出來的時候,評論對這種人工造景紛紛發出質疑,《印象.麗江》推出,評論界批評它破壞了麗江的自然環境,再到《印象.西湖》,人們又擔心它對西湖的人文歷史造成破壞,但批評聲總體趨弱。待到《印象.海南島》出來,就我的視野所及,除了海南本地有一些表揚,評論界沉默到了近乎失語。有論者認為,“印象”系列,是張藝謀徹底贏得官方認同,最終能夠導演奧運開幕式的關鍵。

  而從06-08年,張藝謀的一直在和編劇和舞台效果設計師們來製作這個讓政府自豪史無前例的北京奧運會,來展現現在中國的新面貌。不管他成功與否,都將向世界展示一個崛起的中國的形象。很少有藝術家像張藝謀先生這樣和政府走的如此的近,在擔任北京奧委會的藝術顧問的時候,他拍攝的短片幫助中國贏得了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改善了中國的形象,現在他還是政協委員。

  這時候的張藝謀,他不是一個電影導演,他不是一個知識分子,他不是一個純粹的藝術家,他是一個適者生存的人,一個大牌策劃人,一個成功的文化商人,更是官方的文化英雄,政府的寵兒,而徹底的與自己最初的藝術道路決裂。

  這樣的張藝謀,當然是地方政府所需要“依傍”的大導演,鐵道部的宣傳片想法設法要署上名的張藝謀。


  □ 結 語

  “《紅高粱》向世人表明了,中國電影不再按權力意志炮製,而是隨創作者自己的意願編導。”不知張藝謀看到此句會是何感想?

  (本文來源:騰訊新聞評論《今日話題》2012年7月9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