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幹部子弟更容易上北大不是謊言

http://www.CRNTT.com   2012-04-17 11:18:58  


 
  “富裕的循環”與“貧困的循環”

  眾所周知,科舉考試沒有加分、會試沒有省際區別、難以作弊,在公平性方面比起如今的高考遠過之而無不及。然而仍然出現這種“龍生龍”、“鳳生鳳”的現象,只能用教育資源的集中來解釋。雖然每個考生用的是同樣的教材考面對的是同樣的試題,但有過功名、當過官的家庭在應試方面更有經驗,能請到更好的老師,孩子有更多的閑暇時間進行學習,與更好的同窗一起努力——而這種優質教育資源永遠是稀缺的。

  在今天,基於同樣的道理,有錢有勢的家庭不需要子女做較多家務、更不需要他們去打工賺錢,而這些父母的社會地位和見識也能讓孩子很早的時候就接受好的教育,進好的小學、初中、高中,毫無疑問,這些人在高考中勝出的概率也就更大。當然,在以後的人生中,他們也往往享有更好的發展前景。這就造成了一種“馬太效應”,形成了所謂“富裕的循環”。

  與“富裕的循環”相對應,自然存在“貧困的循環”,窮人的小孩受環境的干擾極大,缺乏教育資訊,即使有心要接受進階的教育,也無法作有利的安排。貧富的這種差別在教育發達的美國同樣存在,2004年,全美146所精英大學中家庭收入處於全美後25%的學生只占3%,家庭收入處於全美前25%的學生則占了74%。這種情況,顯然會阻礙社會階層的垂直流動。因此,雖然美國社會擁有無數的機會,“美國夢”激勵著所有懷抱夢想的底層民眾,但從統計學上看,更多的人處於一種“貧困的循環”之中。

  教育資源加速集中,“公平的起跑線”談何容易

  因此,社會分層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在高考中,除去省際不公、以及打著素質教育的幌子實質行教育腐敗的各種加分之外,我們不得不承認,即便高考能做到絕對的公平,仍然會出現“寒門難出貴子”、“幹部子弟更易上北大”等現象。那麼問題來了,人是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父母和家庭環境的,在窮人的孩子心智完全成熟投入社會競爭之前,他所處的環境往往已經讓他與富二代們“公平競爭”的機會都沒有,這豈不是太殘酷了嗎?

  如何有效率地再造教育公平?

  有人說,必須堅持高考制度,稱“如果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並且還要取消加分、取消地域差別、取消有各種貓膩的自主招生、競賽特招,讓高考像“科舉那樣公平”,這樣便可盡量抵消“幹部子弟”們的資源優勢。誠然,這種做法是能夠滿足民眾對“公平性”的需求的,但這種做法既難以保證實施,又與挑選有素質人才的目標背道而馳,並非真正的長遠之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