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政策正在實質性轉向

http://www.CRNTT.com   2012-02-10 08:33:32  


  中評社北京2月10日訊/近期,一連串與過去取向完全不同的經濟政策陸續出台,可惜並沒有得到輿論的恰當關注。新財經刊登財經評論人冀志罡文章稱,雖然中國政府的思路在轉變當中,但研究人員和大眾媒體的思路似乎並沒有跟上,人們依然在根據老經驗、老觀點看待問題。從今年的情況看,這種觀點需要改變了。

  文章指出,最重要的變化是,公共投資在實質性地收縮。

  過去的十幾年——準確地說是從1998年第一次依靠公共投資救經濟開始——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一直來自政府投資。這主要反映在兩方面:

  第一,以基礎設施投資為主的政府投資對引進外資和勞動力跨區域流動具有重大促進作用。對於一個發展中的落後國家來說,要在短期內引進資本,快速實現工業化,就必須盡快改善基礎設施,使之滿足投資者的要求。在各種評價新興國家投資機會的研究報告中,均不約而同地將基礎設施作為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因素。而與中國競爭外資的其他國家,例如印度和越南,在這方面均處下風。從這個角度看,政府投資對“中國製造”的興起的確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二,GDP增長本身,也日益依賴政府投資的拉動。這主要反映在最近幾年,尤其是2008年美國金融風暴之後,為了應對經濟的短期下滑,中央政府先是推出4萬億救市政策,之後受到鼓勵的地方政府又拿出了數以十萬億計的各種投資項目。這就是廣受批評的投資依賴症。

  不過顯然,中央政府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自溫州動車事故後,中央投資已經開始慢慢收縮。典型代表是鐵路投資的一減再減。水利投資雖有抬頭之勢,但主要是一種再分配政策;至於環保,它本身就是一個緊縮性而非擴張性經濟政策。更為明顯的征兆是,在持續加壓的樓市調控下,地方政府投資也必定被動緊縮。這樣,至少在依賴投資拉動GDP方面,政府已開始實質性轉向。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