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農業進口多因為補貼少

http://www.CRNTT.com   2011-12-20 11:24:33  


農業補貼不僅關系到國內糧食安全和經濟安全,而且關系到農業國際競爭力
  中評社北京12月20日訊/“大豆已經淪陷、玉米非常危險、棉花業已告急……”日前有媒體在報道中國正在淪為幾類農產品淨進口國時發出上述警訊。但其實,進口激增並不意味著危險,與國外相比,農業補貼的缺失導致中國農產品競爭力差才是長期以來國際貿易逆差存在的重要原因。

  ■ 農產品競爭力來源於補貼

  農業在工業社會先天勢弱,政府為農業“埋單”可提高經濟福利和農產品競爭優勢

  至今在多數國家存在的農業補貼是由農業支持工業向工業反哺農業政策轉變的結果。從經濟學角度看,農業作為自然再生產和經濟再生產交織的產物,在工業社會具有先天弱質性。諸如生物特性和自然條件導致的生產不穩定和脆弱;農產品生產布局廣泛、時間集中、市場信號滯後;農產品數量大、價值低、不易儲存導致價格缺乏彈性,調解供給難度大。政府必須採取農業支持和保護政策,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業配置。

  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政府為農業“埋單”的行為並不意味著虧本。美國經濟學保羅.克魯格曼分析了補貼被用於戰略性貿易政策產生的的效應,依靠政府支持,政府積極地運用補貼或出口鼓勵等措施對那些被認為存在規模經濟、外部經濟或大量“租”的產業予以扶持,擴大本國農產品的國際市場份額,以增加本國經濟福利和提高其產品的國際競爭優勢。

  農業具有公共屬性,農產品有效供給、農民收入穩定需要政府出手

  從社會角度考察,確保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是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基礎,農業部門不僅提供農產品和工業原料,還承擔吸納剩餘勞動力就業,保護生態環境,維護農村景觀等社會功能。日本在1999年頒布的《食物.農業.農村基本法》正式確立了農業多功能性理論,以保護其“稻米文化”。這些功能大多是通過市場交易無法獲得的公益性價值,需要政府給予補貼和支持進行必要的補償。此外,農業與非農業(工業)部門之間收入的差距以及農業向非農業轉移過程中農民所負擔的物質和精神成本,會使農民不滿情緒高漲。為緩和這種矛盾,以保障農民收入為目的實行的農業支持和保護政策不可避免。

  美國產業化農民收入的三分之一來自政府補貼,最近10年農業補貼較1995年增加80%

  補貼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不是維持必要存在,而是創造核心競爭力。美國是最早對農業進行補貼的國家之一,起始於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的《農業調整法》發展至今,農業補貼政策使占全國人口不到2%的農民不僅養活了近3億美國人,還使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據經合組織估計,平均每100美元的 農業產值中,有20—30美元來自政府補貼。儘管在WTO農業談判中,美國倡導取消生產補貼(農產品加工)和出口補貼,但最新的農業法案卻繼續加強國內農業補貼的總量和規模,該法案明確在2002至2011年10年內政府用於農業的補貼年均在200億美元左右,而總量達到1900億美元,這比1995年農業法案的農業補貼總量增加了80%。美國開始注重發揮市場機制的導向作用,即由傳統的目標價格、保護價格、貸款差額支付為主逐漸轉向對農民的直接收入支付補貼、反周期支付補貼等為主的收入支持政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