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現代私塾教育”能行多遠?

http://www.CRNTT.com   2011-11-20 08:22:42  


 
相關鏈接:被美化了的“私塾教育”

  2011年11月19日03:46 來源:新京報 作者:王淼 

  一個離現實社會越遠的事物越能引起人們無限美好的幻想,對於私塾的幻想就是一個。

  《新京報》11月5日發表王麗女士的專欄文章《民國大師與私塾教育》,將中國缺少思想文化領域學術大師的反思引向了私塾教育。她認為,當我們追問為什麼民國時期能出現一批思想學術大家時,不能不聯繫到他們早年所受的私塾教育。

   王麗女士回顧了陳寅恪、魯迅、錢穆、錢偉長、任繼愈等先生的私塾經歷,並對私塾教育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私塾教育是中國傳統啟蒙教育的主要形式,其特點是讓兒童在開蒙之初,便將根深扎在五千年傳統文化的土壤裡,並汲取其精華。”

  這樣一個評價讓消失了半個多世紀的私塾又變得偉大了起來,但事實果然如此嗎?

  對於私塾教育,豐子愷先生在他的《私塾生活》一文中是這樣說的:私塾裡讀的書只有一種,是語文。像現在學校裡的算術、圖畫、音樂、體操……那時一概沒有。……所謂“語文”,也並不是現在那種教科書,卻是一種古代的文言文章,那書名叫做《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種書現在的青年人、壯年人,也不容易懂得,何況小朋友。……然而那時的小朋友苦得很,非得硬記、硬讀、硬背不可。因為背不出先生要用“戒尺”打手心,或者打後腦。

  錢文忠先生在一篇文中也提到:“今天看那些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北大同學在寫回憶錄,我看一半是假的,要不瘋子要不騙子。說,哎呀,北大有很多教授,像馮友蘭先生、朱光潛先生、張岱年先生,講課都滔滔不絕。扯什麼呢,這三個教授都是結巴。為什麼是結巴呀,從小打的,簡單嗎?錢玄同先生,那也是我家族的長輩,錢三強先生的父親,嚴重的口吃,對不對,從小打呀。”

  關於私塾,其實有更多的真相,關於私塾的教材和教學內容陳腐、私塾不符合現代教育需要、教學方法不良等,過去曾經進行過非常深刻的批判和反思。更重要的是,私塾教育是傳統農業社會的產物,它的形成要靠城市鄉村裡的大戶、善人去舉辦。有時恰恰是像《白鹿原》中白嘉軒辦學堂一樣,是因為自己的幾個孩子要讀書,才“推己及人”的。而在當時,中國的4.5億人口中至少有85%以上沒有進過學堂門的。同時,對於這種教育,我們要看到從私塾中走出來的不光有陳寅恪、魯迅、錢穆、錢偉長、任繼愈,也有《阿Q正傳》裡的秀才、舉人,也有孔乙己。即使如此,真正窮人家的孩子上過學、識過字的也不過是鳳毛麟角。只有等到現代學校的廣泛舉辦,廣大的平民子弟才有了接受教育的權利。需知,這種受教育的“權利”,在過去的時代是沒有的。

  其實,現在人們重新捧起“私塾”這碗冷飯,一是對當下缺少學術大師不滿意,二是對刻板一致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的抵觸。對於前一個問題,筆者的觀點是我們缺少的是當年北大那種“兼容並包、學術自由”的學術氣象。把大學甚至社會的問題推到早期的啟蒙教育上,甚至為了大師而不惜犧牲孩子們的快樂童年,這是非常讓人擔心的。對於後一個問題,恰恰正是時代變化的新要求。就像在工業化社會早期,工業品、建築物以及人們穿著的一致和模式化一樣,基礎教育的模式化恰恰是工業化生產力條件要求和生產力水平所決定的。要求個性化的教育恰恰是“後工業社會”對“工業社會”的反動。

  當然,每個時代都有請得起私人教師的富裕階層,他們盡可以搞他們的私塾,但我們絕不能用他們的標準去左右社會的選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