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互聯網能否撬動中國政治變遷?

http://www.CRNTT.com   2011-09-13 10:32:11  


 
  據中國傳媒大學網絡輿情(口碑)研究所(簡稱IRI)基於I-Catch全網動態分析和網絡輿情100典型網站樣本分析監測數據顯示,“郭美美事件”在2011年6月21日至2011年7月4日之間,有關郭美美事件的新聞報道共有6033篇,涉及網站278家,相關微博超過69萬條,郭美美事件成為特級輿情事件,郭美美的炫富行為引發了一場輿論風暴,令中國最大的慈善組織紅十字會乃至整個中國慈善體制陷入信任危機,使得紅十字會不得不面對公眾的質疑,並允諾進行推進公開透明,建立信息平台發布捐贈信息,籌備建立社會監督委員會等改革。 

  而在“723動車事故”中,截止2011年7月28日10時,有關溫州動車追尾事件直接相關報道共有17,595篇,參與轉載的網站有468家,這些新聞報道總共獲得2,845,626條網民評論;另有論壇主帖92,796篇,博客文章53,495篇,以“溫州動車追尾”為關鍵詞的微博有9,616,248條。網民對事故發生原因、救援措施、傷亡人數與善後、列車殘骸處理、中國高鐵安全、鐵道部、鐵道部新聞發布會、主流媒體表現、中國的體制等方面都深刻地質疑。各個媒體也最大限度地對事故進行全面、深刻的報道和評論,試圖展現事故後續處理工作的全貌,挖掘事故的真相。即使是在7月29日有關部門要求將相關版面被撤掉的情況下,網絡仍然發揮其優勢,仍然有眾多編輯把原先準備的版面上傳到網上。 

  儘管上述兩起事件都引起巨大的網絡輿論浪潮,但是它們最終似乎都已經涉險過關。特別是後一起事件,有關部門的“一紙命令”最終還是把問題打壓下去。 

  因此,這兩起事件讓網民看到網絡給中國帶來變遷:帶來透明,帶來部分真相,帶來網絡問責的同時,也讓很多人喪失對網絡,對中國政治的信心。一些人認為,寄網絡於太大的希望,網絡非但不會改變中國的政治進程,反而會成為一個表達、發洩的通道,舒緩了緊張的情緒,降低對體制的壓力,這對於中國未來的政治改革反而不利。 

  而除了對網民對於網絡的態度的觀察之外,更重要的或許在於對網絡本身的定位,以及對網絡為什麼在影響政治變遷的過程中受阻的原因進行分析,只有把握這些問題,才能理解為什麼中國風風火火的網絡景象會遭受到巨大的挫敗。其中有幾個原因值得注意: 

  第一,中國的體制依舊強大,難以撼動。中國的政黨國家體制沒變,中國的政黨國家的的邏輯在延續:政黨位於權力的核心,擁有不受限制的權力,政黨控制國家、社會、意識形態、軍隊、市場等方方面面,使得中國強大的體制今天依舊能夠捍衛體制的秩序,而壓制對體制的挑戰。 

  而且網絡時代中,在體制之下的官員的思維並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一方面,很多官員對於網絡力量的擔心、抵制,甚至仇視,在想盡辦法壓制、控制網絡;另一方面,很多官員日常鮮有機會觸網,對網絡陌生,習慣於舊有的方式對待網絡,並沒有把網絡本身看作是推動政治民主的重要力量,很多官員觸網很多時候依舊是居於維穩的考慮。例如,一些地方政府要進建設網上信訪大廳;很多政府依舊宣稱要搶占輿論的制高點,要引導輿論,要網絡成為維護穩定的“前沿哨”。這些政府行為的都深刻體現政府本身在舊有的體制思維中,要想它們改變並不是簡單的事情。 

  因此,就目前來看,網絡對體制的挑戰的依舊有限,強力的黨國基礎仍然難以撼動,這也是目前中國網絡在推動中國政治變遷中遭遇困境的重要原因。 

  第二,中國的公民社會的力量依舊不足,對抗國家的力量依然不夠。公民社會是獨立於國家之外的社團組織的力量,是防止國家過分專權以致侵犯個人的自由權利的力量,是反抗國家的力量。 

  過去中國的公民社會確實得到一定的發展,中國的網絡也在催生更強大的公民社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從目前的狀況來看,中國的公民社會並沒有形成足夠與國家對抗的力量,現實中公民社會的力量還不夠。就如723動車事故中網絡輿論的爆棚式發展體現的中產階層為主的關注,反映的是一個群體、一個階層的崛起。但是中國一盤散沙式的局面並沒有得到全面的改變,農村的力量,底層的力量並沒有粘合在一起,使得以中產階層的為主體的中國的現代“公民社會”依舊孤單。 

  第三,個人在網絡世界中的局限。層出不窮的網絡事件,能夠瞬間吸引浩大的關注,但是面對太多的醜聞、悲劇,也會使網民產生“審醜疲勞”,陷入“習得性無助”之中,不願意持續性的關注過於悲觀、黑暗的事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