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規避中等收入陷阱 須防社會利益結構固化

http://www.CRNTT.com   2011-04-26 08:23:04  


對剛剛邁入中等收入行列的中國而言,規避“中等收入陷阱”顯然是一個具有戰略性的重大命題。
  中評社北京4月26日訊/2008年中國人均GDP首次突破3000美元(按名義匯率計算)。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我們成功地擺脫了“貧困陷阱”、越過“要素驅動”發展階段進入中等收入行列,但另一個陷阱又埋藏在面前——“中等收入陷阱”。

  金融時報發表記者潘永東述評文章介紹,“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這麼一種發展狀態: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以後,在向高收入國家的發展中由於各種原因,經濟增長回落或長期停滯,很難突破人均GDP11000美元的大關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當今世界,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馬來西亞等在20世紀70年代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後,均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其中一些國家直到今天仍在這個陷阱中苦苦掙扎。當然,也有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和地區,國際上公認的有日本和“亞洲四小龍”。

  文章指出,對剛剛邁入中等收入行列的中國而言,規避“中等收入陷阱”顯然是一個具有戰略性的重大命題。要規避“中等收入陷阱”必須首先認清其形成的原因。從成功跨越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兩類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特征的比較中可以發現,導致“中等收入陷阱”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體制變革嚴重滯後。

  作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拉美國家的體制變革受到利益集團羈絆,嚴重滯後於經濟發展;精英集團的“現代傳統主義”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和財富積累,反對在社會結構、價值觀念和權力分配等領域進行變革,或者把這種變革減少到最低限度。

  文章認為,體制變革滯後的根源在於社會利益出現了固化現象,既得利益集團阻撓體制改革。經濟財富過度集中,利益集團勢力強大,造成尋租、投機和腐敗現象蔓延,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受到嚴重扭曲。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