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MDI化工廠:三峽庫區上方懸著的利劍

http://www.CRNTT.com   2011-03-28 10:08:36  


 
  ■ 長江三峽庫區的環境脆弱

  ——長江水利委員會水資源保護局原局長翁立達曾指出:長江沿線的化工項目本來就很多,如果沒有三峽大壩和三峽水庫,則巴斯夫MDI項目要落戶重慶也無不可。但正由於這個項目的所在地位於三峽水庫上游靠近庫圍之處,問題也就接踵而來。據翁立達介紹,三峽大壩建成後,長江水文情勢有所改變,自淨能力下降,造成水庫內的水質更易受到污染。在水質保護現狀仍然嚴峻的情況下,三峽水庫上游是否能再容納這樣一個大型化工廠,很值得商榷。
 
  三峽庫區水質日益惡化,5-10月爆發水華

  三峽庫區的生態環境已非常脆弱,在三峽庫區建設的多個污水處理廠,根本就沒有除氮脫磷的技術,最終只能任由“水華”爆發,而且在爆發後也只是進行監測。這或許也是三峽庫區支流“水華”肆意生長的原因之一。三峽成庫以來,庫區次級河流受幹流水位頂托的影響,回水段水流緩慢,每秒流速多不超過0.01米。"流水不腐"效應失去後,面源污染中的氮磷大量聚集到回水區聚集,遇到合適的光照和溫度,自養型的藻類等水生生物大量快速生長繁殖,水生態平衡被破壞,就會出現“水華”現象。自三峽水庫2003年初次蓄水後,"水華"現象更是長期存在。在三峽庫區重慶段23條支流中,至少半數以上在每年的5月到10月,都會不同程度地爆發“水華”現象。
 
  化工廠污水處理形同虛設,70%處理場不運行

  環境學家、長江委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原局長翁立達透露,國家為三峽水環境保護投入巨資修建污水處理廠,但效果有限。國家環保總局在2005年到庫區去檢查時發現,有接近70%的污水處理廠根本沒有運行,或者只是偶爾運行。由於是國家出絕大多數的費用,很多地方不顧實際情況需要,拼命擴大污水處理廠規模。建成以後,才知道運行經費要污水處理廠自收自支,因此很多污水處理廠建成後都沒有運行,或者半開半停。

  三峽庫區地質脆弱,不適宜建化工廠
 
  5.12地震後,國家有關部門提出:化工企業要對本企業進行次生災害的危險性評估,對各個已建和新建的重大次生災害源進行單因素的危險性分析。但三峽庫區地質卻令人堪憂:三峽庫區這一帶由於地質原因,一直以來本身就是地質災害的多發地區。在試驗性蓄水以來,由於水位的提高,進一步誘發了庫岸滑坡的地質災害,對庫區局部房屋、土地以及局部專業設施造成了損毀。2009年1月8日《時代周報》報道:至2008年11月2日,三峽水庫壩前水位上升到海拔172米。11月3日,巫山縣巫峽鎮龍江村1000米長地段出現重大滑坡險情;2009年1月8日《南方周末》報道:三峽古城奉節新縣城的23平方公里內,有54處滑坡、300多處高邊坡,全縣已經調查的災害點已經超過800處。

  ■ 為發展經濟MDI輕鬆入駐三峽庫區

  ——“三峽應是重要水源保護區,水源保護區本來是不允許投資大型化工企業的”,陳進說,但庫區情況比較特殊,重慶為三峽犧牲了很多,庫區經濟發展和環境矛盾比較突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