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2011十大猜想:房價能控制住嗎

http://www.CRNTT.com   2011-01-20 13:59:54  


 
  之九:朝韓對抗會更激烈嗎

  曹辛(中國亞非發展交流協會理事)

  1票會,5票不會 

  ◆高雄(遼寧大連 大四):用馬哲的原理來說:量變要有個度才能質變,而這個度就在中美手中。所以給白宮和中南海熱線打個電話就知道了。

  ◆飛揚古(廣西柳州 鐵路職工):利益的爭奪會讓對抗愈演愈烈,兄弟又怎樣,反目成仇的不在少數。

  ◆許家華(廣西百色 公務員):畢竟都到了2011年,就離2012不遠了。還對什麼抗啊?

  ◆史紀(江蘇南通 村官):世仇。

  ◆阮華君(安徽明光 教師):小孩玩家家,鬧鬧而已。

  ◆門鑫(留英學生):打不起來,美國沒批准,韓國不敢打;中國不動彈,朝鮮打不贏。

  ◆韓森(山東臨沂 高三):朝鮮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國力,來鞏固新一代領導班子,韓國又發表很強硬的國防白皮書,這些無疑都會給朝韓對抗“澆油”。

  ◆梁剛(雲南彌勒 縣報社長):否。說句套話,和平與發展,目前仍是當今世界的主題。

  較權威答案

  中美關係沒問題,半島和平就有保障 

  2010年最後兩個月由延坪島炮戰所引發的朝韓危機,是中國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歷的最大一次安全危機。然而透過紛繁多變的局勢,一條規律和脈絡十分清晰,這就是:中美關係是綱,其他都是目;綱舉則目張,綱落則目亂。這條規律不僅適用於年末的朝鮮半島危機,甚至也會影響日本、東南亞國家與中國的關係,甚至對中國國內進一步改革也會產生深刻影響。

  在這樣一個框架下,展望一下今年朝鮮半島的局勢。

  2009年11月奧巴馬訪華,並正式向中方拋出了對世界事務(尤其是亞太事務)實行“中美共管”的概念,也就是“G2”模式,這其中,確實有經濟危機以及美國尚未最後解決阿富汗問題而無法分身,需要借助中國的客觀現實原因。而令奧巴馬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中方幾乎是“嚴正拒絕”了他的訴求。

  接著在年底的哥本哈根大會上,中美的分歧達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美國朝野開始認為:隨著美國國力的衰落和中國的迅速崛起,中國要甩開美國,單獨衝擊世界老大的寶座了。

  於是,進入美國中期選舉年之後,先是美國解凍對台軍售、谷歌危機,後來又有希拉里明顯針對中國的“不受限制的互聯網訪問”的“網絡自由戰略”。這一“戰略”,深刻影響了中國的內政和輿情。在“南海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的觀點被提出後,中美關係直線下降。

  在中日就釣魚島主權問題關係緊張之際,希拉里明確宣布:“釣魚島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而這個執政的日本民主黨,曾經同中國有著非常良好的關係。

  隨後,中國和東南亞國家關係也陷入緊張。

  年底的朝韓衝突發生後,美國不僅拒絕了中國提出的召開六方會談代表團團長會議的建議,還把航母開進了黃海!

  然而事情到了極限,也就是雙方改進關係的契機了。出於各自的需要,中美雙方均開始了修補關係的過程——12月,中斷一年的中美軍事交流開始恢復,解放軍馬曉天副總長訪美;1月9日,美國國防部長即將訪華;當月3日至9日,中國外長楊潔篪也赴美國訪問和溝通,並為胡錦濤訪美做準備工作。與這一切相伴的是,不僅朝韓雙方由對抗很快轉變為各自表達了和平意願,對六方會談也由拒絕變成要借助這一平台,甚至美國也表示不再反對這一平台了。

  中美關係在短短一年內由衝突轉而雙方自覺修補,以及其對中國安全環境產生的完全不同的影響意味著:在一個由實力決定地位的世界,G2已是客觀現實,至少在東亞範圍內,雖然中美現在肯定不是盟友。對中國來說,中美關係緊張,則不僅中國外部安全環境堪憂,連國內的各項進一步改革也不可能,只要我們考察一下去年中國緊張的安全環境,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當時國內呼聲很高的政治改革難以推行了。這一道理同樣適用於美國。但是如果由此反推並實施這個法則,那對雙方都將是十分危險的。

  循著上述脈絡,我們可以得出幾點結論:

  在中美雙方都認識到確有修補雙邊關係的必要性的背景下,今年朝韓很難再發生如去年年底那樣規模和緊張程度的衝突,即便發生,也會在中美雙方的有效控制下。

  今年朝韓衝突能否得到控制的另一個因素是:中國能否對半島國家施加足夠的影響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