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台灣防災各做各的 落伍沒效率

http://www.CRNTT.com   2010-11-04 11:32:55  


慘劇難忘,陸客會將蘇花公路視爲畏途。
  中評社台北11月4日訊/“每次風災過後,均會引發政治口水戰及社會爭議。期盼政府防災救災之運作方式與體制,能做最佳的因應調整,讓老百姓免於災害的恐懼,這才是台灣人的福氣。”《聯合報》今天登出文化大學副教授楊之遠、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的文章“防災各做各的落伍沒效率”,文章內容如下:  

  從去年的莫拉克,到今年的凡那比及梅姬,每一次颱風都造成社會動盪及政治爭議,但很多問題還沒有解決,也未見政府深入檢討或改進。

  在台灣,自動雨量監測系統之設站密度很高,且系統功能近年來也發展得不錯,但還是要加強預報人員主觀天氣預報的經驗,及氣候研究分析能力。對於颱風警報、停班與停課標準,除風速外,雨量也必須納入警戒標準。

  另外,“觀光局”應隨時掌握各景點之安全風險,並統計各景點在不同季節發生災害的頻率。這次宜蘭、蘇澳及花蓮地區連續豪大雨,旅行業本應清楚蘇花公路的危險性。“觀光局”對旅行社,宜加強類似氣候安全的教育及考評,建立適當的旅遊安全通報系統。

  而“交通部”公路總局應隨時掌握各公路、橋梁之安全,及其於強風豪雨下之脆弱度,提出預警,或與氣象單位聯繫,發布相關路況警訊,甚至可與“觀光局”聯繫,勸導觀光客及民眾避免行走危險路段。

  在氣象學上,每小時降下30至49毫米的雨量就像水桶倒下來的雨勢,而每小時50至79毫米的雨量就像身在瀑布當中,每小時80毫米以上,便會令人有無法呼吸的壓迫感。

  這些雨量帶來的實質意義,許多進駐防災中心的政務高官並沒有能力認知,更無法做出迅速、正確的決定。而現有防災系統需等海上警報發布後才啟動,陸上警報發布才進入一級警戒,應變的速度明顯不夠快。

  根據這幾次經驗,“中央”應該成立專職、常設之防災總署,指揮官應為曾經擔任地方縣市長、熟悉地方業務,並了解“中央”政策之政務官。其轄下須有各種專業領域,例如土石流、氣象、水文、海象、水庫等事務部門,最重要的是,現有之防災體系屬被動接收各部會之資料,這種防災體系相較於先進國家已屬非常落伍。

  防災總署應將各部會之即時信息,整合到一個平台,內容包括:各縣市可用之救災機具數量,氣象觀測即時信息、環境監測信息、河床水位資料,以及水庫水位資料、土石流監測信息,甚至各地避難所位置、病床數目等。

  防災總署之工作應為全年無休,才有充分時間預警,讓民眾及相關行業可提早做好準備。同時掌握即時信息,有效分配救災資源,充分發揮救災效能。

  每次風災過後,均會引發政治口水戰及社會爭議。期盼政府防災救災之運作方式與體制,能做最佳的因應調整,讓老百姓免於災害的恐懼,這才是台灣人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