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删得掉的課文 删不掉的魯迅 | |
http://www.CRNTT.com 2010-09-09 10:05:20 |
魯迅那“頭發像刷子一樣直竪著”的經典形象,已經在不止一代人的心中刻下烙印。以其文章以往在語文課本中“常駐常考”的地位,對比如今被“大撤退”的現實,亦令普羅大衆唏噓不已。 在這條被“萬人怒斥”的新聞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心理考量? 魯迅其文:曾經走上神壇 1949-1965:一字不改上教材 1949年解放後,左翼文人葉聖陶被毛澤東指定為出版總署副署長兼人教社社長,主持新中國教材編寫大局。 葉聖陶直接操辦了新中國第一代中學語文課文的編選,並定下規矩。“入選文章要加工,思想內容要加工,語言文字也要加工。”語文課本的“編輯大意”是這樣寫的:無論哪一門功課,都有完成政治思想教育的任務。 因為標准的嚴苛,當時大動幹戈的删改非常普遍,茅盾、巴金、丁玲等“大腕”的作品被改後,還要表達感謝和敬意。 只有兩類人的文章,連一絲毫毛都不能動,一類是國家領導人的文章,另一類,是魯迅的文章。比如《記念劉和珍君》的“記”雖然用錯了,也沒改成“紀”。而是直接收入語文教材,直到現在。 如此在課本推崇魯迅,有兩個原因:第一,新中國成立前,魯迅一直被延安方面推崇,因此這也是一種延續。 第二,建國後魯迅被認為“戰鬥方法很值得學習”:“魯迅戰鬥方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把所有向他射的箭,統統接過來,抓住不放,一有機會就向射箭的人進攻。……他臨死時還說,別人死前要懺悔,寬恕自己的敵人,但他對自己的‘怨敵',‘讓他們怨恨去,我一個都不寬恕'。我們要學習魯迅的這種戰鬥精神和方法。” 當然魯迅的文章也被賦予了新的意義,比如1955年初中文學課本《社戲》的教學參考的說明文字寫道:講授這一課,教師應當指出,今天的學生在全面發展的教學教育下,生活內容豐富多彩,再用不著像作者當時那樣偷偷地去找尋樂趣,應該珍視這種幸福生活,好好地學習。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