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同性戀為何難以接受 | |
http://www.CRNTT.com 2010-08-11 09:14:06 |
※同性戀:被誤解的“疾病” 同性戀曾被認為是“須治療”的精神疾病 上世紀60年代,歐洲各國掀起一股為同性戀者“平反”潮流,英國將合法同性行為的年齡降低到16歲,荷蘭於70年代率先停止將同性戀視為精神疾病。但同性戀在世界上不少國家,繼續作為一種非正常的、有精神病傾向的行為而存在,這樣的定性也延緩了公眾對同性戀以及個人同性戀行為的客觀認識。 中國的同性戀“非病理化”直到2001年才實現,新修訂的《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名單中剔除,比世界衛生組織從“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名單”上删除此項晚7年。在保守主義依然強大的美國,事情就更為複雜,雖然醫學上同性戀早就被“非病理化”,在受宗教界影響頗深的民間,依然有大大小小的“同性戀研究與治療”組織,致力於宣傳改變性取向在科學上的可能性。 對艾滋病的恐懼,轉嫁為對同性戀的抗拒 從醫學上看,當代社會對同性戀的抗拒最直接的載體,是對人類尚且無法治愈的艾滋病的恐懼。自1981年美國報告第一例艾滋病起,同性戀就與瘟疫劃上了等號。雖然同性戀並不等於艾滋病,但醫學發現也證明,同性戀與艾滋病確有密切關係。 同性戀人群一直是艾滋病的薄弱防區,是艾滋病領域的“盲區”。據中國衛生部統計,新發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男男性行為傳播導致的比例從2007年的12.2%猛增至2009年的32.5%。人類對艾滋病的認識尚淺,而大部分人對艾滋病傳播機理又一知半解,艾滋病逐漸被人們誤稱為“男同病”——而此前讓同性戀被接受而做出的諸多努力,也在人們對艾滋病的瘋狂恐懼中,大打折扣。 結 語:白先勇小說《孽子》裡有這麼一段描述:“在我們的王國裡,只有黑夜,沒有白天。天一亮,我們的王國便隱形起來了。”在世界上不少地方,這依然是同性戀者的真實寫照。 對未知領域的恐懼、宗教信仰、倫理習俗甚至政治需要,讓人們對本來就屬於社會的一部分的同性戀心生抗拒。無論是支持抑或反對同性戀,要轉變固有的觀念總要有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我們可以賦予同性戀者的,是選擇的自由。 (網易評論《另一面》2010年8月11日)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