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易中天:未來中國讓人敬還是讓人畏?

http://www.CRNTT.com   2010-03-25 13:35:42  


 
  易中天:我只承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不承認“天人合一”。

  南方周末:在談及環保、可持續發展等問題時,“天人合一”這一觀念常被人提及。用以說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二者的關係應是和諧的,而非對抗的。

  易中天:這有點太“抽象繼承”了,抽象得只剩下這四個字了。董仲舒他們講“天人合一”的原意,實際上是借人與自然的關係,說人與人的關係,即“天人合一合於人”。比方說,天有陰陽剛柔,人有君臣男女。這叫“天人同構”。又比方說,天上出了“掃帚星”(其實也就是彗星),人間就要倒大黴;如果出了“祥瑞”,則證明當今皇上是“堯舜之君”。這叫“天人感應”。再比方說,吃牛鞭、鹿鞭、狗鞭,便能壯陽;吃了豬腦子,就會變得像豬一樣聰明。這叫“天人相通”。這三條加起來,就是“天人合一”。跟環境保護、生態平衡什麼的,八竿子打不著。

  非要從傳統文化中尋找環保觀念,與其追溯“天人合一”,不如強調“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凡事不要過分,包括對環境不要過度開發。比如古代有很多講究,春天不打獵,因為春天是禽獸懷孕的時候;不要竭澤而漁,也不能見魚就撈;捕鳥要網開一面,讓小鳥飛走,等等。這些行為的思想根基都是“中庸之道”。

  南方周末:如果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觀念濃縮成一個詞,應該叫什麼?寬容?

  易中天:應該叫“恕道”。子貢問孔子,有沒有一句話可以終身受用?孔子回答說,那就是“恕”吧(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啊!但我覺得還應該再往前推一步———己所甚欲,亦勿施於人。自己喜歡的,別人未必喜歡,也不要輕易強加於人。比如家長總喜歡跟孩子說我這是為你好,然後逼著小孩“培優”,把孩子的童年都剝奪了。

  南方周末:現代觀念中有沒有一個詞可以與“恕道”相對應?如果沒有的話,我們有沒有可能把“恕道”作為新觀念推向全世界?就像“救贖”這一特定的宗教詞匯已經被廣泛應用於世俗事件一樣。

  易中天:非常贊同你的意見,也非常希望能夠如此,可惜暫時還看不到這種可能。因為我們自己都不重視,怎麼可能走向世界?如果有哪位導演,能夠拍出一部電影,像《阿凡達》一樣好看,又貫穿著“恕道”,那我真是願意為他站台。

  一個忠告:淡化官方色彩

  南方周末:文化走出去,最恰當的主體應該是誰?是個體還是國家?近年來由官方領銜、官方推動、官方實施的吸引了世界目光的文化活動,比如奧運會、大閱兵、世博會,你比較認可哪一個?

  易中天:我也只是泛泛關注,所以也只能泛泛地說“各有千秋”吧。撇開具體事件,我想提出一個忠告,文化活動的官方背景如果過於明顯,往往會起反作用。人家又會疑神疑鬼,不知道我們要幹什麼。其實我們挺友好的,是吧?實際上,文化大國也好,文化傳播也好,都不僅僅是政府的事,也不僅僅是精英的事,而應該是全體國民的事。如果在國際交往中,我們整個民族都能持續地表現出優秀的文化品格,就能感動世界。其他國家的人,就會主動傳播,我們民族的文化也就“不脛而走”。

  南方周末:從民間來講,大量專業人士參與國際交往並非是為了響應“走出去”的號召,但他在國外贏得了尊重,並被認為是中國文化形象代表,這其中有沒有您比較讚賞的、能夠被視為“文化走出去”的典型案例的人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