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拓展六大產業 土地資源不可缺

http://www.CRNTT.com   2009-07-13 11:58:36  


香港政府引導產業發展,土地政策的配合是重要環節。
  中評社香港7月13日訊/資深評論員胡恩威今天在《文匯報》登出文章“拓展六大產業 土地資源不可缺”。作者表示:“政府若要發展六大產業,改革土地政策加以配合是刻不容緩,政府是有必要認真改革現行的土地供應安排及研究各區現存的空置空間,才能幫助六大產業發展。”文章内容如下: 

  特首上月宣布香港將研究發展六大產業:檢測和認證、醫療服務、創新科技、文化及創意產業、環保產業和教育服務。在過去幾個星期,經濟機遇委員會六個聚焦小組已分別就六大產業舉行了會議,收集了業界意見。雖然六大產業的涵蓋面各有不同,但它們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質:皆是具社會效益的產業,本提倡優質生活、推動本港長遠發展的宗旨;惟六大產業都屬中長期投資,成效未必可即時呈現。 

  中國古語有云:“發財立品”,如美國股神巴菲特及微軟前行政總裁蓋茨近年都相繼宣布將部分財產捐作慈善用途,便是“發財立品”的一大例子。不過“立品”必須在“發財”後才做嗎?在現時全球的金融情況轉壞下,保“財”已不容易,在思量如何走出困局時,各界更應把握這時機,先“立品”,投放資源作具社會效益的產業,為未來“生財”作策略性的準備。 

          六大產業兩大特點 

  特首提出的六大產業,都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兼備,有些則在社會效益方面強一些。所謂社會效益,一般包括兩個元素:一,屬投資性質,或需長一點時間才有回報;二,抱有提升市民生活質素的目的。 

  觀乎六大產業,不難發現它們全都需要大批專才的投入才能得以有效發展,這亦與各界別專家在其聚焦小組中都提出須加強人才培訓的意見不謀而合。而當中“檢測和認證”、“環保產業”、“創新科技”等產業更需要配以專門的研究技術才可有效推行。要知道,培育人才及推動具質素的研究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經過長期投資而產生的結果。故此,發展六大產業也是需要一點時間的,未必可期望在短時間內獲取回報。 

  至於在提升生活質素方面,六大產業皆可分別發揮重要的角色。發展“檢測和認證”,除了可配合入口方面、出口方面、消費者方面、政府方面,日益增加的驗證和測試需求、帶動商機外,亦可保障來港的產品和服務達致安全質量,保障市民的生活質素;發展“醫療服務”,增建私立醫院,則可助紓緩公營醫院的需求壓力,令市民整體可享有更佳的醫療服務;發展“創新科技”,可有望創造一些改善人民生活的產品,如創造符合環保原則的電動車、中藥研發等;發展“文化及創意產業”,可助提升市民的人文質素,提升競爭力;發展“環保產業”可推動改善氣候暖化等綠色工作;發展“教育服務”則可培育人才,優化人力資源,帶動社會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