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經濟數據打架 源於復蘇急躁症

http://www.CRNTT.com   2009-06-21 09:37:11  


 
          用電量與GDP增速背離之謎

  用電量一直被認為是最能真實反映宏觀經濟變動情況的先行指標。有關數據顯示,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GDP與用電量及裝機容量的相關系數均達到0.98,經濟總量指標與電力總量指標呈高度正向相關關系。以上一次積極財政政策施行期間為例,1998年全國GDP增長7.8%,用電量增長2.8%;1999年GDP增長7.6%,用電量增長6.6% ;2000年GDP增長8.4%,用電量增長9.7% 。可以看出,用電量和GDP增長是正相關,不會出現負相關。

  特別是去年四季度以來,用電量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高度相關關系在金融危機的特殊背景下得到進一步驗證。比如,2008年10月、11月、12月,國內火電發電量分別下降5.3%、16.6%、12.4%,而2008年第四季度的GDP為6.8%,為季度最低,只是2007年全年GDP增長的一半多。

  今年1月,社會發電量同比下降仍達到12%的水平。3月份用電量一度出現增長的跡象,這被視為經濟觸底回升的證據而到處宣揚。但4月份用電量重回下降通道,同比減少3.55%。前五個月用電量和GDP增長基本是背道而馳,令人詫異。

  對於這種背離,官方的解釋有兩種。第一種是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李曉超的“正常說”。李曉超表示,這種背離直接用統計數據無法解釋。但他同時稱,出現背離并不是中國所特有的現象,日本和美國也曾經出現過這種現象。

  第二種解釋是國家統計局和發改委有關負責人的“產業結構調整說”。他們認為,用電量與GDP增長背離的原因之一是產業調整。比如,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認為,兩者的背離首先可從國民經濟三次產業(依次為農業、工業、服務業)結構上找到原因。今年一季度,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加3.5%、5.3%和7.4%,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速超過第二產業2.1個百分點。與之相應,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也由去年同期的46%,下降到今年的44.1%。反映在電力消費上,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減少324億千瓦時,主要減少在第二產業上。但同時,第一產業、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用電都是增加的。

  其實,無論是“正常”說,還是“結構調整說”,用於解釋這種背離有點牽強附會,缺乏說服力。以“產業調整說”為例,衆所周知,產業結構的調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中國的產業調整剛剛開始。再者,國家審計署的審計報告表明,一些投資違法進入了“兩高”(高能耗、高污染)產業。因而,用產業結構調整來解釋用電量與經濟增長的背離,出發點是好的,但很顯然缺乏足够的論證過程的支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