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對台貿易壁壘調查背景內容及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23-07-20 00:14:24  


 
  2.中長期影響

  大陸長期是台灣地區第一大貿易夥伴、出口市場和第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對台灣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支撐作用。根據台灣方面統計,2021年和2022年台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連續2年超過1800億美元,分別為1888.77億美元和1858.97億美元;對大陸(含香港)貿易順差額連續2年超千億美元,分別為1046.81億美元和1004.02億美元,貿易順差占台灣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3.49%和13.16%。

  中長期而言,鑒於大陸市場對台灣經濟發展的極其重要性,不同的應對路徑,會通過對兩岸經貿發展的不同影響,進而傳導對台灣經濟發展也將產生明顯不同的影響。採用路徑一雙方磋商方式,通過推動兩岸經貿的持續穩健發展,可為台灣經濟發展不斷注入更加強大的支撐力量。若台灣當局主動選擇路徑二,部分產業和企業遇到的“短痛”會隨著兩岸經貿正常化、便利化的發展而獲得更大的補償,同樣可以為台灣經濟發展注入強大的支撐。若大陸被迫選擇路徑三,兩岸貿易進入摩擦期,大陸超大規模市場對台灣經濟的強大支撐作用趨於弱化,台灣經濟低迷甚至衰退是大概率事件,在亞太區域經濟整合進程中被邊緣化程度也將進一步加劇。

  四、結語

  伴隨著大陸對台貿易壁壘調查的啟動及後續進展,兩岸經貿發展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未來是良性互動,還是不斷摩擦升級?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兩岸關係的發展走向以及台灣當局的選擇。

  大陸希望的,也是最符合兩岸整體利益和兩岸同胞切身利益的較優選擇是良性互動。兩岸關係回到“九二共識”的正確軌道上,兩岸兩會制度化協商聯繫機制恢復正常,在兩岸經濟合作和密切的產業聯繫基礎上,通過良性互動,靈活務實解決貿易壁壘問題,並面向未來深化合作,共同努力提升兩岸產業鏈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分工地位和國際競爭力。

  大陸絕不希望兩岸貿易摩擦升級情形出現,但若雙方持續無法正常互動,台灣當局亦不主動取消對大陸物品的限制性措施,兩岸貿易恐將進入摩擦期,不僅增加兩岸經貿發展的不確定性,台灣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也隨之增加,首當其衝還是相關台灣企業及廣大台灣同胞承擔較大損失,台灣經濟前景將更加黯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