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中華文化與中國新形象

http://www.CRNTT.com   2019-02-24 00:03:35  


 
  中國文化大學楊泰順教授指出,台灣儘管曾經長期被外國統治,但中華文化對台灣社會的影響,卻早已深深烙入台灣人的DNA中。事實上,台灣住民無論在家庭觀念、社會倫理、政府治理、生活態度上,並未被觀察到與中華傳統文化明顯悖離的跡象。台灣受到西方價值的薰染,同時也為了換取更多強權的保護,長久以來便以學習西方民主體制為發展目標。經過半世紀以上的嘗試錯誤,台灣人雖引進了西方的選舉制度、憲政法制、權力分立、言論自由、人身保護等,但觀念上台灣人卻還是無法擺脫儒家的幽靈。

  嘉南藥理大學余元傑教授明確指出,自2016年台灣政黨輪替後,新上台執政的民進黨除了在政治上採取跟大陸對抗與美日結盟的態勢,造成兩岸關係不進反退的結果,也在教育文化上朝“去中國化”前進,欲以政治上意識形態的作為,逐漸形成一邊一國的政治目的。兩岸關心中華文化的有識之士論及此一傾向,莫不憂心忡忡,深恐中華文化在台灣地區原有的傳承會受到人為因素的干擾衝擊。余元傑教授認為,其實台灣地區對於中華文華的傳承與發展,一直都是教育界與文化界的努力目標。以南台灣台南地區而言,雖然地方政治是綠營近30年的長期執政,但是身為全台首府的文化古都,明鄭時期即已建立台灣第一個孔廟,與中華文化的關連傳承,深刻印畫在人民心中,論及台南,文化上全台首學的印象就油然而生。儒學與台南有著千絲萬縷化不開的關聯。

  中華優秀文化與新時代中國形象的建構

  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價值與文化協同創新中心教授章偉文提出,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其所宣導的積極入世、濟世之愛國精神,關於理想人格、理想社會之建構的理念等,在我們當前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仍然具有重要意義,可以為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服務。如我們所熟知的“良知”、“仁”、“誠”等價值之本的思想;“急乎天下國家之用”、“開物成務”、“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務”、“自強不息”、“經世濟民”的社會責任感;“善”與“惡”、“公”與“私”、“義”與“利”、“群”與“己”、“榮”與“辱”的價值評判思想;“厚德載物”、“樂天知命”、“與天地合其德”的道德價值的超越境界,等等這些方面構成了我們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主要內容。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理想人格、理想人際關係、理想國家與社會等問題的提出,目的就是為了以一種文化價值理想來規範、引導個體之人與現實社會,以維護國家、社會與個人的和諧、健康發展,這對於當代社會的價值觀建設,也具有重要的啟發和借鑒意義。

  台灣銘傳大學教授、中國大陸研究學會理事長楊開煌在大會演講中表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在面對人類難題的答卷。這是中國方案,不僅僅是為了中國的外交,也為了中國的內政;不僅僅為中國的和平,更是為了世界的發展,不僅僅是中國提供給世界的核心價值,更是為了人類社會的永續福祉。習近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要特徵是:第一、以全球為對象:習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想中,一直是以全球為對象,不同於其他方案,衹關注本國或是地區的事務。第二、由兩兩合作而全球合作的路徑:中國選擇了與東盟、亞洲,中歐、中拉、中阿合作而全球合作的路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第三是推崇“共”的價值:在習近平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之中,“共”字是出現率最高的一個字。楊開煌說,習近平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中國解決世界變局、亂局的方案,與其他各國的方案不同之處在於高度、實踐路徑和方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