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人民幣匯率貶值風險對策

http://www.CRNTT.com   2014-05-30 09:16:21  


人民幣單邊升值的時代已經過去,貶值壓力增強,但中國經濟的潛力依然巨大,維持人民幣幣值的穩定將成為貨幣政策的一個主要目標。
  中評社北京5月30日訊/人民幣大踏步升值的時代可能已經一去不複返,金融市場對人民幣未來走向的預期並不明確。目前我們要判斷的是人民幣以後會小幅升值、震蕩,還是開啟階段性、趨勢性貶值。這一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建立在中國經濟基本面之上的中國人民銀行、國外資金、國內資金的三方博弈。中央銀行的目標在於維持幣值穩定以及國際收支相對平衡,過度升值損害出口,大幅貶值引發巨大的金融動蕩;國外資金追求更高的回報率;國內資金謀求更安全的資產配置。

  一、影響人民幣匯率的因素

  《中國金融》發表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副教授李萬峰、國泰君安證券薛鶴翔文章表示,匯率是世界上最複雜最難預測的宏觀變量,影響人民幣匯率的因素就更加複雜。影響匯率的因素,短期看利差,中期看順差,長期看力差。所謂力差就是勞動生產力變化率(力)的差。

  短期看利差——風險調整後的利差有可能收窄

  中美利差是決定套利資本流向的關鍵。利差與人民幣升值構成了套利資本的收益,而利差是原因,人民幣升值是結果。事實上,中美利差自2007年以來不斷擴大,一方面是美聯儲量化寬鬆(QE)的持續加碼,另一方面是中國利率市場化催生體制內利率向均衡利率回歸。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點即便是在2013年下半年QE退出預期加強時也沒有改變。無論怎麼說,一個國家的名義GDP增速為9.5%,另一個國家的名義GDP增速為4%,這兩個國家的均衡利率水平本身就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從未來變化的方向看,儘管中國相對美國仍然會保持正利差,但有兩方面因素不利於中美利差保持。一方面,中國可能會面臨更大的通縮壓力,從而使得中國名義GDP進一步下行,2010~2013年,中國的名義GDP增速從18%大幅下降至9.5%,2014年有可能進一步下降至9%。另一方面,中國政府正在逐步打破剛性兌付,信用風險溢價提高,風險調整後的利差有可能是縮小的。

  中期看順差——對美貿易順差有收窄空間

  從貿易順差角度看,次貸危機後人民幣市場預期處於一種分化的狀態,而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本質上對應中美貿易順差而非中國的全球貿易順差。過去20年,中國對美順差16700億美元,對非美國家和地區順差2300億美元,對美順差是人民幣升值基礎。過去20年,中國對美順差逐年擴大,對非美國家和地區順差在2008年觸頂回落,在2011年出現450億美元的逆差,未來10年對非美國家和地區貿易將實現平衡或逆差。在對美順差沒有趨勢性下降的背景下,人民幣幣值最優策略是相對美元升值以及相對非美籃子穩定,並隨全球風險而波動。央行在2014年3月將人民幣雙邊波動幅度從1%擴大到2%,是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上的重要一步,但在美元中間價體系下人民幣匯率體系無法達到最優,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暫緩或貶值是次優選擇。當前最大問題實非升貶值,而是中間價體系的變革與人民幣國際化加速推進。

  中國對美貿易順差在2008年達到高峰1708億美元,2009年下降到1434億美元,2012年達到歷史最高的2191億美元,2013年下降到2159億美元,這可能是一個下降的趨勢。2014年前2個月中國對美順差僅255億美元,遠低於2013年同期的300億美元。美國本輪經濟復甦注重再平衡的經濟增長,美國貿易逆差只會收縮而不會擴張,那麼中國對美順差確有可能在未來2~3年趨勢性收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