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專論:南台灣契作重塑兩岸“建構性認同”

http://www.CRNTT.com   2012-10-30 01:00:34  


 
           感性認同的觀點

  但是,契作的戶數擴大、區域拓展,魚肉的在地分解、加工增加就業,甚至契作農產標的從虱目魚延伸到柳橙、哈密瓜等,讓人民紮紮實實獲得利益,兩岸關係就能增進嗎?

  這就像台灣過去的最大出口市場是美國,從該處賺得許多外匯,縱使有些台灣人嚮往美國的富足繁榮,但又有多少台灣人認為自己是美國人?更何況中國大陸現在還處於和平發展階段,雖然經濟規模已經是世界第二大國,大都市的人均所得也不遜於整體台灣,但整體人均所得仍待發展,以富足繁榮吸引台灣的意象似乎不比當時的美國強。

  當然,台灣和中國大陸血濃於水的關係,不是台灣和美國的關係所能比擬。可是不容否認,兩岸從1949年以來的分離,造成了兩岸“認同”的逐漸分歧;尤其在南台灣,因為經濟與政治、全球化與政黨對立等問題的糾葛,兩岸之間的“認同”隔閡更大。

  基本上,認同(Identity)是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的議題,涉及了社會如何將自我概念(Self-conception)賦予個人?社會如何以群體為仲介建構個體?③相對的,個體又如何產生群體的概念?亦即個體與群體的認同是存在辯證的(Dialectical)相互建構關係。

  本文將認同區分為“本質性認同”(Essential Identity)與“建構性認同”(Constructed Identity)。第一種認同被認為是原生的,相信認同是先天給定的,通過共有的象徵符號、集體記憶、語言、文字、習俗、神話、歷史、地理……形成。第二種認同則是被創造的,主張認同是後天形成的,由知識分子和政治菁英培育,並且隨著利益與環境的變遷,持續進行重新詮釋。

  大部分的台灣人民是移居自大陸的後代,兩岸人民曾享有同樣的象徵符號、集體記憶等文化認同,縱使歷經荷蘭佔據、明鄭分立、清朝疏離、日本佔據時期,以及1949年之後的兩岸隔絕,雙方仍因同文同種而存有相當程度的本質性認同,這可從1980年代起迅猛發展的兩岸經貿與人員交流中看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