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中國是否已進入“高通脹”時代 | |
http://www.CRNTT.com 2011-09-02 08:05:17 |
文章稱,通貨膨脹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經濟現象。人們通常是通過觀察某一價格指數的變動來判斷經濟是否發生了通貨膨脹。這個價格指數可以是CPI(消費者物價指數),也可以是PPI(生產者物價指數),當然,最理想的是GDP縮減指數。無論選擇哪一類指數,它都代表某一特定商品籃子的平均價格水平。 儘管通貨膨脹的發生機制非常複雜,但從結果來看,全世界的通貨膨脹無非兩類:一類是全面性通脹,一類是結構性通脹。發達經濟體發生的通脹,通常是全面性通脹;而新興經濟體或發展中國家發生的通脹,則通常兼具全面性通脹和結構性通脹的特征,而且結構性通脹特征似乎表現得更為明顯。 對於全面性通脹,又大致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可能是因總需求過度膨脹或者說貨幣發行過量而引起的物價全面上漲;另一種情況可能是由於潛在總供給能力明顯下降而引起的物價全面上漲。如果全面性通脹是由名義總需求過度膨脹引起,或者說是由貨幣的過度發行引起,就需要採取措施來控制貨幣。央行的貨幣政策幹的就是這個工作。 在中國,通常用廣義貨幣M2代表名義總需求。而M2有兩大增長源,一是銀行貸款,二是外匯占款。其中銀行貸款大致占60%—70%,外匯占款大致占30%—40%。由於銀行貸款占比較大,因此人民銀行通常用壓貸款的辦法來抑制貨幣的過度擴張,而對占比30%—40%的外匯占款卻不聞不問。這種管理總需求的方式所帶來的後果是:雖然名義總需求能得到一定抑制,但同時也會傷及總供給。因為貸款的減少必然帶來用以擴大再生產的投資的減少,投資減少則意味著未來商品潛在總供給能力的下降,兩者對衝的結果可能使治理通脹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外匯占款占比較大的國家來說,如果物價上漲是由名義總需求過度膨脹引起,則應把抑制名義總需求的政策重點放在控制外匯占款過快增長上,而不能一味去壓貸款。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