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南中國海問題與中國亞細安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1-08-16 11:22:11  


 
  與之相關的第二個挑戰是:南中國海問題如果惡化,會導致一個亞洲“小北約”的正式產生嗎?亞洲“小北約”是小布什當政時期產生的現象,即美國試圖通過其亞洲盟國來構建一個圍堵中國的軍事戰略同盟。這個意圖因為後來美國反恐戰爭的開始而中止。不過,在南中國海問題上,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已經有了緊密的戰略和軍事合作,並且這種合作所要針對的就是中國。一旦這些國家感覺到中國軍事戰略的威脅,它們不會心慈手軟。因此,有人擔心,一旦南中國海問題惡化,也有可能形成一個正式的亞洲“小北約”。再者,在南中國海問題上,和中國相比較,越南和菲律賓等都是小國,他們天然傾向於邀請其它大國(主要是美國)的支持。這一點自從去年以來,也表現得相當清楚了。

  同時,在實際層面,對中國亞細安關係而言,中國的內部政策環境並不很有利於理性政策的形成。中國對南中國海的戰略思維大概可以分為兩個陣營。一方面,經濟決定一切的思維方式仍然在決策圈內相當盛行。他們相信,隨著和亞細安國家的經貿關係的發展,亞細安國家會最終調整其目前“經濟上依賴中國、戰略上依賴美國”的局面。不過,一旦當經濟關係不能導致其它方面的利益的時候,這些人就會受到內部的壓力而失去信心。另一方面,中國的現實主義派(強硬派)的聲音也在上升,主要體現為思維的美國化,他們主要把重點放在硬力量,主要是軍事力量上,認為惟有軍事力量才能解決南中國海問題。考慮到中國社會層面民族主義情緒的興起,這股力量不可忽視。

  客觀形勢的發展表明,中國不能再繼續忽視南中國海問題。決策者必須理性決策,但理性決策則面臨越來越大的困難。中國的決策者現在越來越缺乏學術界所說的決策的“自主型”,即可以不受方方面面的利益的影響,自主決策。儘管中國沒有西方式的民主,但體制內外各方面的力量已經不可忽視。黨內民主的存在和擴展表明,執政黨的決策要在一定程度上受制於各種不同利益的影響。而近年來所提倡的公共外交,更是為社會力量的參與外交提供了一個合法的制度化的平台。可以預期,如果不能形成一個強有力的、能夠協調各方面利益的外交決策機制,就會很難達成理性的政策。這表現在南中國海問題上,也表現在所有其它重大的外交事務上。真理是,如果不能理性決策,不管一個政策體現為多麼的“愛國主義”或者“民族主義”,其最終必然導致國家利益的最大程度上的損害。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2011-08-16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