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人民幣國際化要過三關

http://www.CRNTT.com   2009-06-08 08:20:01  


做大做強人民幣是中國未來一段時間的占優策略
  中評社北京6月8日訊/目前國際貨幣體系發生了什麼問題?出現問題根源是什麼?我們能選擇哪些應對方式?什麼選擇能更好實現中國經濟開放追趕和全球經濟持續增長的長期利益?深入反思和探討這些問題具有重要政策和認識意義。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盧鋒文章如是說。
 
             國際貨幣體系三段變革 

  文章稱,為發揮國際交易媒介或流動性功能,一個國際貨幣體系至少需要回答三方面基本問題。 

  一是貨幣兌換比率與規則:只有通過各國貨幣兌換才能實現國際交易,匯率制度安排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占據中心地位,甚至被看作是國際貨幣體系狹義全部定義內容。 

  二是國際收支調節機制:國際收支大體均衡是國際交易平順持續進行的前提,國際貨幣體系設定如何采用包含匯率在內各種手段達致國際收支平衡的機制方法和途徑。 

  三是儲備資產選擇構成問題:保證國際交易支付過程平穩進行,需要選擇一種或若幹流動性較強貨幣作為所謂儲備資產貨幣,因而派生儲備貨幣安排問題。 

  一般認為19世紀末葉近代經濟全球化高潮階段,才出現比較完整意義的國際貨幣體系,至今已大體經歷三個演變時期。
 
  一是金本位(gold standard)時期。英國19世紀初就實行金本位,然而需要主要國家同時實行金本位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大規模國際交易,才進入比較系統成熟的金本位時代。一般認為19世紀7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是比較典型的金本位國際貨幣體系時期,它與近代經濟全球化高潮互為因果。 

  二是金匯兌本位(gold exchange standard)或布雷頓森林體系時期,這個在二戰後建立的凸顯美元霸主地位的國際貨幣體系存在運行不到30年,上世紀70年代初退出歷史舞台。 

  三是信用本位制(fiduciary standard):以黃金非貨幣化、美元與黃金脫鈎、浮動匯率制為標志,又稱牙買加體系,其核心原則和基本架構延續至今。 

  雖然影響貨幣體系演變因素紛繁複雜,國際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以及後起國家經濟追趕派生的調整推動力,對於國際貨幣體系演變具有一脈相承的解釋作用,因而可以把國際貨幣體系演變史解讀為三次追趕、危機、變革的故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