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共構兩岸鄉村經濟與中華美學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19-07-18 00:04:12  


 
  清廷平定明鄭之後,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正式開海,准許百姓對外貿易,然而為避免台灣成為海盜與反清勢力的據點,禁止台灣居民與外國從事包括貿易在內的往來,並於1720年起嚴格執行“對渡口岸”政策,指定台南鹿耳門(今台南安平港)對渡福建廈門,所有自台灣離境的船舶均應先至廈門報到,才能繼續航往其他港口。1783年指定鹿港對渡泉州及廈門,1788年指定淡水對渡福州五虎門及海豐港等。那時候許多商人以海船經營台灣與祖國大陸間的貿易,至不同的地區載不同的貨物,比如至浙江內地則載綾羅、綿綢、絨線等,至寧波則載棉花、草席等。因為最初南台灣的鹿耳門港是兩岸唯一的合法口岸,自台灣航赴對岸貿易船艘皆須取道鹿耳門,故台南商業繁盛。雍正年間(1720年代)即發展並形成大的行郊組織,即著名的“台南三郊(北郊、南郊與港郊)”。郊,是指各個港口的進出口商人所組成的同業公會。斯時,台南與內地的貿易範圍,北郊為中部之寧波、上海,並遠及北方天津、煙台、牛莊等地,由20多家商號組成,共推“蘇萬利”商號為首,輸出白糖、鹿肉、樟腦、硫磺、煤炭等,輸入綢緞、火腿、羅紗、紡葛、棉花、紹興酒、藥材以及北方的日用雜貨。到達寧波、上海以及江浙內陸的航運,都會經過舟山群島。這個時期的舟台經貿得到了“官方認證”。

  三、舟台漁農村與台灣如何在經濟和美學上共構

  (一)台灣與舟山的漁農村建設有著相似的政策背景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舟山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一戰略主要體現為建設景區村莊、探索田園綜合體發展新模式,包括以景區理念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新發展,實現“村莊美、產業興、農民富、環境優”;充分挖掘當地的鄉村聚落文化、建築文化、歷史人文、民風民俗等,並與自然景觀、農業生產景觀相結合,供遊客參與、欣賞;提升文明素養宣導文明鄉風美麗鄉村建設,追求的不僅是鄉村居住環境的優化,更主要的是提升村民的文明素養,精心培育文明鄉風等。

  台灣的精緻農業政策要求農業推廣多元化,朝向精緻農業發展。所謂精緻農業,就是要健康,要卓越,要樂活,也就是傳統農業變身綠色生產業和服務業的綜合體,從生產轉向生活產業,結合觀光文化休閒,開創經營新局面。農業發展政策,要求農業不僅提供糧食生產,而且重視農村生活、生態環境與文化景觀維護等多元功能,要求農業朝著生產、生活與生態三者均衡發展的方向調整。農村再生政策,是指進行土地利用調查與使用規劃、公共設施規劃與配置、土地使用管理等,以利未來執行與推動農村再生時因應整體農村發展之需要,可運用整合性規劃概念,進行功能性分區管理,並作為後續土地管理之指導以及依據,並為加速農村基礎環境改善、辦理農村動線環境改善、農村開放空間環境改善、農村生態景觀綠美化、參與式改善宅院景觀、庭院綠美化、打造聚落便利設施,以營造便利又友善的農村。

  在漁農村建設的政策上,台灣與舟山有著方向的一致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