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深度專訪:丁仁方談兩岸交流成效評價

http://www.CRNTT.com   2017-08-06 00:09:29  


 
  中評社記者:以您剛才的描述,這樣的評估應該也包括傳統民意調查,但現在網絡時代下,網民的意見如何納入到評估裡面呢?

  丁仁方:從抽樣邏輯來看,網民並不能反映總體的意見。抽樣都要講究代表性,因為網絡上的意見基本上只能代表網絡社群。比如西方一直在說網絡民主,但事實上,網絡民主和實際民主的機制差別很大,你根本不知道網絡這些意見是從哪裡來的,有沒有重複投票的問題?是不是只能代表特定的社群?因為有些人不會使用網絡,這和投票的邏輯是不一致的。所以,網絡基本上只是一個參考,甚至我們在台灣也不見得太參考網絡民意,只是說這是一種需要重視的聲音。可是考慮到普遍性,通常我們會以更精確的方式來了解民意,不會只依賴網絡。

  網絡民意放大後影響政策 總體民意參考仍需專業民調

  中評社記者:但台灣的情況就是,一部分網民通過網絡表達意見,然後被傳統媒體拿來報道,再由政治人物進行炒作,進而形成一條“議題鏈”,網絡民意經過幾次循環滾動,就變成了“主流民意”。

  丁仁方:這個觀察一針見血。台灣為什麼變得那麼民粹?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網絡推波助瀾的結果。本來沒有代表性的意見,可是經由網絡瞬間的爆發,被一些人放大,對政治人物形成某種壓力,然後訴諸於某種言語,一下子好像所有民眾都是這樣想的,其實也未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