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華府觀察:中國變了?美“中國通”眾說紛紜

http://www.CRNTT.com   2016-06-08 00:22:44  


美國的“中國通”探討中國變化與美國對策 中評社記者 余東暉攝
  中評社華盛頓6月7日電(記者 余東暉)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唇槍舌劍之後,中美兩國的政經高官們過去兩天在北京坐下來就事關兩國長遠戰略和近期關切的議題展開對話。這種既鬥且談的大背景是,美國國內就對華接觸政策是否管用,中國對外政策是否已經改變,美國是否應當調整對華政策,正在外交學界展開辯論,連美國的“中國通”們也是眾說紛紜。

  最近在“大西洋月刊”在此間舉行的一個峰會上,4名美國中國問題專家談到中國的變化時,多感嘆中國是個複雜的國家,誰也不敢自認“中國通”而保證自己能對中國的發展趨勢做出精准的判斷。

  從尼克松時代開始,美國就實施的對華接觸加防範,合作加競爭的政策,改變中國了麼?過去幾年看到中國更加強勢,美國的接觸手法是否動搖?

  30年前就開始常駐中國的麥肯錫全球研究所主任華強森(Jonathan Woetzel)打比方道,中國就像一個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有時候可能做些在成人看來奇怪的事情,但美國更有力、更開放的對華接觸,加強對話,對雙方都有好處。

  美國保爾森研究所主任戴青麗(Deborah Lehr)認為,習近平是一個變革者(game changer),他正在由內到外地改變中國,各項改革齊頭並進會是很大的挑戰,同時也調整著外交和軍事政策,尤其是中國企業走向世界時,其利益也更加全球化。她指出,美國從尼克松時代起就實施的中國政策沒有根本性的變化,中國是一個非常不同的國家,在習領導下的中國會是更不同的地方,美國政策也應適時調整。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副總裁、亞洲問題專家格林(Michael Green)稱,美國在乎中國在南海和東海的行為,是因為這關乎亞洲的秩序,第一島鏈從二戰結束以來就沒受過挑戰,中國現在想逐漸建立在那裡的主導,確實存在事故和衝突的風險。美國的答案不應是後退,而應幫助日菲增強能力,讓他們感到更安全,同時向北京展示:美國想要更好的對華關係,但不容忍自己的傳統盟友、朋友受脅迫。

  對於美中會否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格林認為,不會那麼擔心,因為就像奧巴馬說的,中美都獲得成功對彼此利害攸關,從尼克松以來的這個基本主題沒有改變。改變的是,中國外交政策不再是“韜光養晦”,而是相當有雄心。今後五到十年內,美國將不得不與中國競爭。

  進入大選年的美國政壇,候選人鞭笞中國成風。下屆美國總統應如何對待中國?

  曾任美國副助理貿易代表、與中國主談知識產權的戴青麗指出,美國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就沒與中國進行認真的貿易談判了,現在候選人都打反自由貿易牌,但實際上中美都從世貿組織中受益。美國應當利用“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和“雙邊投資協定”作為杠杆,促使中國繼續改革開放。她說:“不管我們喜不喜歡,我們確實在中國的成功上有重大利害關係。”

  居住北京已近十年的美國網絡專欄作者利明彰(Bill Bishop)稱,到明年秋天中共19大之前,如果中國加快經濟改革,會令人驚訝。中國現在並沒有朝著美國希望的方向改變,所以美國現在應當對中國何去何從進行根本性的評估。中國有可能是“戰略競爭者”,所以包括對中國來美投資,要加強對美國國家安全意涵的審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