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日漸清晰

http://www.CRNTT.com   2016-05-07 07:32:24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經濟增長的活力及潛能不斷地被激發出來。
  中評社北京5月7日電/在國際經濟形勢日趨複雜、國內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要完成“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國民經濟總量和人均國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艱巨任務,我們的信心和底氣來自何處?

  上海證券報發表商務部研究院前院長、資深研究員霍建國文章提出,一要靠我們已形成的一系列成熟的發展理念,二要靠已形成的潛在的經濟增長動能。更具體地說,就是政府經濟主管部門要堅決貫徹中央確定的一系列科學的發展理念,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對企業和社會微觀主體而言,關鍵是把握和了解正在孕育的新的經濟增長動能,做好迎接新經濟發展機遇到來的準備。

  五大因素匯集成經濟增長新動能

  文章分析,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經濟增長的活力及潛能不斷地被激發出來。從經濟發展前景看,以下五大因素正迅速匯集成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一是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將形成新的驅動效應。目前已初步形成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區域以及珠江城市群和長江中下游城市群。可以預計,在“十三五”時期,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力度將進一步加快。據不完全統計,經國務院批准的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規劃已達20個左右。最近批准的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機制,包括了華南、西南九省以及香港、澳門兩地區,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區域合作機制。通過區域協同發展將形成不同的增長點和增長極,逐步突破各省市經濟結構趨同發展的模式和特征,綜合考慮經濟發展布局及城市功能定位,形成差異性發展,發揮區域資源優勢互補的作用。這些區域發展規劃無論涉及產業結構的調整還是社會發展環境的完善,都將進一步促進投資並提升服務水平。有些政府主導的公益性投資仍將有所擴大,包括城際交通和商品物流環境將進一步得到改善。

  二是智能製造和智能家庭消費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十三五”是中國工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中國製造2025”和智能製造已被列入“十三五”發展的專項規劃加以推動。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三網合一”將獲新突破,家庭智能化改造升級將引領新一輪消費大潮。在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逐步升級完善的背景下,家庭生活和消費將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其對居民消費的拉動和刺激作用將遠遠超越當年家電普及曾帶來的巨大消費熱潮。隨著消費的升級,製造業將面臨不斷開發新型消費產品的挑戰,如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新的消費需求將是製造業面臨的艱難任務。最終我們會感覺到,不是消費制約了經濟發展,而是供給滯後制約和影響了消費和經濟發展規模。所以,“十三五”期間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全要素勞動生產率、排除體制機制阻礙、不斷完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環境,將是“十三五”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

  三是新型城鎮化建設將帶動新的需求。城鎮化建設在中國經濟崛起的進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不僅刺激了經濟的高速增長,也徹底改變了城市的發展面貌。中國已初步解決了交通障礙和大規模住房建設問題,這些良好的基礎設施條件為我們下一步發展提供了強有力保證。特別是高鐵和高速公路的發展,徹底改變了中國的經濟地理格局,便捷了人流、物流的通行,社會效益顯著。另外,“十三五”期間戶籍制度改革的落地和二孩政策放開後產生的人口紅利,必將釋放新的消費需求,帶動居民消費水平的整體提升。職能轉變後,政府將加強對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投資力度,這些都將形成大量新的投資和需求,支撐中國經濟的長期可持續增長。

  四是服務業擴大開放將帶來新的增長動能。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明確了新的服務業開放領域和進一步加快服務業開放的總體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擴大服務業開放是當前開放的主要任務。目前,中國四大自由貿易試驗區均將擴大服務業開放列為試點的主要內容。

  五是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有利於釋放經濟增長活力。“十三五”期間中國將面臨擴大市場開放和適應新的貿易規則的雙重挑戰。在市場開放方面,我們關鍵是要做好服務業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安排,而代表高水平對外開放安排的核心是要加快落實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十三五”的前兩年我們必須在上述開放方面實現較大的突破,這樣才能引入新的市場活力。如果能夠在中美、中歐的投資協定談判中取得突破,中國將基本形成一個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新格局,這將有利於國際和國內資源雙向流動,有利於國內企業在更大範圍內實現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誕生更多有競爭力的中國跨國公司。

  創造條件加快服務業開放進程

  文章認為,應創造條件加快服務業開放進程,為此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堅持擴大開放的主動性,把握好開放的節奏和順序。從全球範圍看,服務業開放是大勢所趨。如果不主動開放,待國際新的高標準的服務貿易規則形成後,中國的開放空間和政策選擇就會相對變小。因此,與其被動接受,不如主動適應,並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獲得更大的談判籌碼。

  其次,繼續轉變政府職能,全面促進服務業發展。對經濟發展中出現的許多新的業態及服務模式,要準確把握其發展趨勢和積極作用。在服務業開放過程中,要消除體制機制的障礙,關鍵是轉變政府職能,明確政府定位,建立能夠適應高標準貿易投資規則的行政管理體系,精簡審批程序,由注重事先審批轉為注重事中、事後監管。

  第三,保持對內開放和對外開放的一致性。《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把對內開放和對外開放有機結合起來,加快構建統一公平、競爭有序的大市場。在服務業對外開放方面,中國正在探索的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是一項標誌性的重要內容,應堅持落實到位。隨著中美、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的推進,我們有可能在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方面再作出重大突破性決策,即在現有版本的基礎上進一步簡化負面清單,使之能夠體現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安排。在對內開放方面,雖然早在2004年就出台了《國務院關於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之後又有“非公36條”和“新非公36條”等規定措施,但是民營企業的市場准入問題仍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影響了中國私營部門參與服務業開放的積極性。對內對外開放是相互影響的,如果目前國內的行業壟斷和各種顯性隱性壁壘不消除,建立在行業保護基礎上的競爭力也是不扎實的,對外開放加大後外資企業勢必會對國內服務業造成更大衝擊。

  第四,加快體制機制創新,促進新型服務業發展。“十三五”時期,可以預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將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應加大對中小型服務企業和公益性服務行業的支持,推動建立扶植中小型服務企業的風險投資基金。在規範管理各種融資平台的基礎上,要進一步放開中小企業的融資通道。特別要做好配合製造業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生產性服務工作,創造有利於服務企業集群平台發展的良好環境。企業要關心全球價值鏈競爭的新動向,積極參與並適應核心價值鏈節點的競爭。國家則需要關注本國在全球價值鏈競爭中的地位,轉型升級本身意味著結合本國優勢,尋求參與價值回報最高的產業鏈部分的競爭。

  第五,創新監管模式,提高風險防範能力。在服務業開放的法制保障方面,中國需要注重法律的嚴密性,減少執行過程中的隨意性和可能產生的套利行為。保證地方法規與部門規章制度的一致性,使國內法律與國際規則接軌。比如,在自貿區試驗的基礎上,盡快完善適應國際貿易投資規則的法律體系,並做好區內外政策的協調。

  服務業擴大開放不僅是對外開放的主要內容,同時也是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但服務業開放涉及眾多敏感領域,所以在推動開放的同時,要加強法律法規建設,構建服務業開放的法律保障體系。同時,需要進一步完善非現場監管,加強信息平台的建設,提高經濟信息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