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美國不開採自家石油謠言可休 | |
http://www.CRNTT.com 2014-11-20 10:37:33 |
如今開採技術一進步,美國石油產量就又上來了 統計中的石油儲量,是指技術上和商業上可被開採的儲量。隨著技術進步,統計的口徑也在變化。比如美國頁岩地質帶蘊藏的石油,以前難以被開採,但由於水力壓裂法和水平鑽井開採技術不斷發展,頁岩油就可以被作為石油儲量。美國能源信息署(EIA)表示,受到頁岩油的提振,美國的探明石油儲量在2012年猛增到了197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相應的,一度下滑的美國石油產量在2012年跳躍式上升並持續至今。本周四,EIA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周美國原油產量突破900萬桶/日,為1983年以來新高。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則顯示,隨著美國產量持續增長,其石油產量有望在近期超過沙特(約970萬桶/日),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生產國。 美國並不需要“捂著石油不開採” 石油並不稀缺,更非不可替代 儘管專家們經常計算“世界石油儲量只夠用XX年”,但事實是,10年過去了,世界上可供開採的石油反而增多了。據英國石油公司(BP)最新的年度報告,在過去10年裡探明的石油儲量增加了27%,即3500億桶。在石油儲量連年增長的事實下,石油枯竭論已經顯得無足輕重。即便石油終將耗盡,可替代的能源也太多了,天然氣的份量已經在加重,新型的“海底可燃冰”正在被發掘。最終,我們還有太陽。如果現在把油價提高五倍,太陽能發電大概會迅速普及。總之,人們需要石油是因為石油便宜,而非石油不可替代。 當然,很多人不擔心自然的稀缺,但是擔心人造的稀缺。比如1970年代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實施石油禁運,使世界石油供應驟然緊張。可這種人造危機並非難以應對,被要挾的國家可以拓寬供應渠道、尋找替代能源、建立世界秩序來防範——正如美國所做的那樣,無需依靠“捂住自家資源以備不時之需”的笨辦法。尤其是尋找替代能源,將會使危機製造者搬石砸腳——如今美國的頁岩革命,已經重創OPEC的石油定價權,沙特等石油富國的好日子岌岌可危。 效益好就采,效益不好就不采,這才是美國的基本行為邏輯 歸根結底,美國對本土資源的利用是以效益為准繩。這裡的效益包括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正是考慮到社會效益,美國的煤礦開採即以死亡事故少的露天煤礦開採為主。這也就引發了一個疑問:美國既然為了少死人可以減少煤井開採,為何又不惜死亡數千人去“控制別國石油”?把伊戰花去的7670億美元(截止美國撤軍時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統計)用來向加拿大購買石油,是否更划算? 石油並非無價之寶,不值得不計代價的去獲取。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