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解析全球百強銀行變遷趨勢

http://www.CRNTT.com   2014-07-27 10:20:37  


 
  其次,全球銀行業盈利能力明顯恢復,但長期中樞有所下降。根據筆者的測算,2014年百強銀行淨收入均值為245.4億美元,較2013年百強銀行的均值增加了7.64%,這一增幅是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2014年十強銀行淨收入均值為820億美元,也較2013年十強銀行的均值增加了6.8%。2014年,上榜百強銀行ROA(資產收益率)的平均數為0.84%,中位數為0.85%,雖然略優於2013年,且明顯高於2009年的0.31%和0.5%,以及2010年的0.34%和0.5%,但還是略低於2008年上榜百強銀行的1.14%和1.1%,說明全球銀行業一方面較危機高峰期狀況明顯改善,另一方面其盈利中樞水平還是低於危機前,這和全球經濟復甦延續、但長期增長中樞下降的宏觀大勢相呼應。不過,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十強銀行ROA的平均數和中位數分別為1.3%和1.3%,高於2008年上榜十強銀行的0.94%和1.1%,說明國際銀行業盈利恢復具有“強者愈強”的分層特征,危機雖然對銀行業發展造成了長期衝擊,但也給少數大銀行帶來了逆勢跨越式發展的機遇,從榜單構成看,最能抓機遇的應該是中國銀行業。
 
  再次,全球銀行業綜合化經營始終是大勢所趨,但近年來對傳統業務的重視也有所提升。筆者借助大數據測算了危機以來上榜百強銀行綜合化發展水平,用淨非利息收入占淨收入總額的比例來表征綜合化率,結果顯示:2008-2014年,上榜百強銀行的綜合化率平均值分別為42%、41%、32%、43%、43%、38%和40%,上榜十強銀行的綜合化率平均值分別為44%、34%、47%、47%、47%、36%和38%。數據結構表明,雖然在危機初期全球銀行業綜合化率有所下降,但在宏觀經濟走出衰退之後,大型銀行就重新回到了盈利多元化的慣有軌道上,而同期宏觀監管趨嚴,金融創新趨慎,進而保證了這種回歸綜合化經營的道路上沒再發生大型銀行業危機。不過,2013年和2014年,在互聯網金融的衝擊下,在“多元化退潮”削弱全球經濟復甦動力的背景下,全球銀行業經營更加聚焦於傳統業務,綜合化率隨之略有下降並穩定在40%左右的水平。當然,考慮到2013和2014年中國銀行業上榜數量大幅增加,而中國銀行業綜合化率普遍低於30%,這也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全球綜合化率的均值,也就是說,傳統業務愈發重要,但綜合化經營依舊是大勢所趨,中資銀行在綜合化經營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尚需大力推進。
 
  此外,全球銀行業資產質量較危機高峰期明顯改善,但整體狀況不容樂觀。根據筆者的測算,2008-2014年,上榜百強銀行的不良率的平均值分別為1.82%、2.01%、3.56%、3.04%、2.84%、2.85%和2.92%,上榜十強銀行的不良率的平均值則分別為1.59%、2.35%、6.05%、3.42%、3.32%、3.12%和2.52%。結果表明,金融危機爆發導致全球經濟於2009年首次出現全局性衰退,進而導致全球銀行業不良率於2010年到達最高點,隨後,實體經濟的復甦導致企業狀況改善,全球銀行業不良率水平較2010年明顯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危機演化7年之後,全球銀行業不良率水平依舊大幅高於危機前,這說明,即便從盈利角度看全球銀行業已然走出危機,但從風險角度看,危機陰影始終籠罩著全球銀行業。而且,2013和2014年全球百強銀行不良率的平均值連續兩年上升,說明前期全球刺激性政策的政策效應已經從增長側轉到風險側,也就是說,不僅前期刺激性政策帶來的增長效能幾乎消失,全球經濟進入弱復甦的“新常態”,而且前期刺激政策帶來的資產不良風險亟需消化。對於全球銀行業來說,現在和未來,都是資產質量的壓力測試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