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稅收政策不該成“土地財政”新注解

http://www.CRNTT.com   2013-05-04 11:11:52  


  中評社北京5月4日電/近年來,雖然房地產調控不斷加碼,但從種種跡象來看,調控面臨的難度越來越大,調控的思路也亟待轉型。

  上海金融報發表財經評論人潘晟文章稱,根據財政部近日發布的2013年一季度稅收報告,今年前3個月,全國稅收總收入完成2.74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增速回落了4.3個百分點。而在多數主體稅種出現同比負增長的同時,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房地產業營業稅、房產稅、契稅等房地產相關稅收收入均同比上漲,顯示房地產市場整體有所回暖,而其中相關稅種的結構性分化則更需要引起重視。

  文章分析,一方面,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的運行情況未能達到政策預期。數據顯示,今年1-3月,城鎮土地使用稅同比增速回落了26.1個百分點,而土地增值稅、房地產業營業稅和契稅則分別大漲了30.2、65.7和51.9個百分點。由於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稅基是納稅人占用的土地面積,而土地增值稅、營業稅和契稅收入則基本與交易金額掛鈎,這意味著,今年一季度,無論是土地市場還是二級市場,全國樓市整體處於量跌價升的狀態,這顯然與決策層所希望達到的“量升價跌”狀態背道而馳。

  去年下半年以來樓市持續回暖,銷售情況好轉緩解了開發商的資金鏈壓力,也使其推盤和定價策略重新回歸追求利潤,是導致今年一季度樓市量跌價升的直接原因。但從更深層次來看,這一變化顯示出調控政策的方向可能存在問題。在本輪調控中,限制需求一直是調控政策核心,但隨著調控政策效果邊際遞減,市場博弈加劇,雖然決策層幾度重申相關政策,但被過度壓抑的需求仍有加速釋放的趨勢,房價上漲壓力增加。在此背景下,開閘引入更多供給應該是更合理的選擇。但受制於房價調控目標的壓力,部分地方政府選擇了以限價為代表的調控政策,限制預售價格不符合規定的新盤上市。雖然從數據上看,這一做法有助於控制房價上漲,但顯然不利於樓市供求平衡。以北京為例,4月底,其新盤庫存量已經跌至歷史低位,即使監管部門在“五一”長假前集中放行項目,但要形成有效供給,可能還要等上數周時間。從這個角度看,以房價為導向的調控政策是否真正有利於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仍有待商榷。

  另一方面,更需要警惕房地產調控尚未成功,而普通百姓的稅負壓力卻進一步增加。以契稅為例,今年1-3月,契稅完成917.36億元,同比增長38.3%,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達到3.3%。由於契稅的稅基大體相當於土地和房產的交易總金額,在土地交易活躍程度一般的一季度,普通購房者自然成為了契稅增長的主要貢獻者。財政部報告也指出,契稅收入較快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房地產市場交易活躍,1-2月商品房銷售額同比增長77.6%。而新國五條中有關“房屋轉讓個人所得稅按轉讓所得的20%計征”的條款,更是令3月份樓市成交出現一波井噴。此外,數據還顯示,1-3月,房產稅完成337.11億元,同比增長6.4%,而近日房產稅試點擴圍的傳言再度充斥網絡,上海社科院發布的一項報告更是建議上海盡早開征存量房房產稅。

  文章指出,從抑制投機的角度出發,稅收政策自然有其作用,但不應該以加重普通購房者的負擔為代價,否則只能成為“土地財政”的新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