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會談10日上午隆重揭幕,孫亞夫、黃文濤等國台辦官員也以民間身份與會。(中評社 王宗銘攝) |
中評社北京12月11日訊/由台灣兩岸統合學會等主辦的“台北會談昨天開幕,孫亞夫、黃文濤等國台辦官員也以民間身份來台與會,兩岸何時開展政治協商的話題再次引人關注。就此,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登載評論員富權的文章“馬英九對開展兩岸政治協商欲拒還迎?”,評說如下:
不知是湊巧,還是刻意安排,近日有關涉及到兩岸政治對話或協商的話題和事情,都糾纏在了一起,益發令人們更為相信政壇和媒體對此作出的揣測分析:一方面,由台灣兩岸統合學會等主辦的“台北會談:強化認同互信,深化和平發展研討會”,原本計劃是在六月底舉行,但因“陸委會”和“移民署”認為所邀請的大陸嘉賓中有多達十一位是具有國台辦、解放軍背景的官員,比例過重,因而未有放行入境而致使喊“停”;在經過溝通協調後,這個“台北會談”總算能在昨今兩日舉行,孫亞夫、黃文濤等國台辦官員也能以民間身份入境與會,但這個時間點已是中共“十八大”召開之後,而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希望雙方共同努力,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談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穩定台海局勢;協商達成和平協議,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前景”的訴求,而據說中共“十八大”報告中有關涉台的部分內容就是孫亞夫有份參與撰寫的,因而孫亞夫的赴台出席“台北會談”,以至“台北會談”的本身,都被外間視為“落實十八大報告,促進兩岸和平協商”的作為,這可能是令“陸委會”也始料不及。實際上,昨日就有台灣媒體追問孫亞夫,他此次來台是否是為了“促進兩岸和平協商”?而孫亞夫則以“是(媒體)想多了”作答。
另一方面,就在“台北會談”舉行的前夕,“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於本月五日受國民黨邀請在中常會作題為《中共十八大後兩岸關係發展》的專題報告,他在報告中指出,當局對兩岸洽簽和平協議應有完整思考,“兩岸和平協定不會與停戰協定、互不侵犯條約一樣”,但要以何種方式呈現,兩岸都應致力找出彼此交集的核心關鍵。因此,“兩岸和平協定”的內容要以什麼方式呈現、包含什麼內容,大陸方面必須先提出更具體的說法,否則很難討論。但他又強調,此時洽簽並非是施政優先專案,“若大陸要談的是指涉統一的協定,這樣的內容也不可能被現階段台灣主流民意所接受”。由於王郁琦是馬英九的近身親信,因而他的這番談話內容,就被視為代表了馬英九的想法。實際上,身兼黨主席的馬英九在聽取報告後就稱讚王郁琦“業務嫻熟”。當然,馬英九還補強了一句:政治協商不是目前最迫切的,“兩岸關係不能呷緊弄破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