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收入分配改革撥正公私邊界方能健步航行

http://www.CRNTT.com   2012-11-08 09:00:45  


  中評社北京11月8日訊/近日,多方消息顯示,四季度政府將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總體方案。這反映歷經八年礪砥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再現曙光。不過,2004年改革啟動以來,發改委先後兩次向國務院上報的方案,均因既得利益集團阻擾而難產,不免令人對是次改革既殷切期待又心存隱憂。

  南方都市報發表財經評論人劉曉忠文章稱,收入分配改革知易行難。一則在於目前的收入分配體系是現行經濟增長方式的直觀呈現,即過度倚重投資的經濟增長,更傾向於資本積累。現行財稅和貨幣政策,都旨在引導國民收入向政府和企業傾斜。如央行的管制低利率,使投融資成本保持在相對較低水平,進而凸顯出鼓勵投資和儲蓄的節欲效應。

  一則現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缺乏清晰的公私行權邊界,公權過度深入私域調節企業與居民收入,使改革面臨複雜的利益交鋒,增加改革難度。如近年來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儘管凸顯了頂層設計的善意,但以提低、擴中、調高等善意,直接甚至強制介入獨立市場主體的企業與居民的私域,不僅容易導致企業(尤其是私企)不買賬,居民難得實惠之虞,而且企業或隱或顯的對衝,或將使有限的行政資源陷入貓鼠遊戲的對峙中,徒增行政執法成本,使監管執法形至而實不歸,進而牽制政府、企業與居民間的收入分配改革。

  事實上,目前改革政府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恰是收入分配改革最為重要的一環。如2011年政府財政收入及土地收入之和達13.5萬億元,占6.9億城市居民和6.6億農民全部可支配收入的75.8%,而同期美國則僅為25%;居民收入占G D P比重由本世紀初的50%多,降至目前的33%左右,而政府和企業利潤占比分別由1996年的10%和2.1%,提升至去年的22%和13%。

  文章認為,鑒於此,政府首先應推動財政預算收支制度和稅制改革等,加快財政由建設型轉向公共服務型,減低甚至逐漸取消財政的建設型功能,真正有效推動結構性減稅的財稅制度改革,以遏制政府財政在國民收入中增長過快、占比過高等問題,把更多的經濟資源留在市場主體進行創造性增值,避免政府財稅的抽肥補瘦,過度削弱市場主體創造財富的能動力,以加快經濟增長方式和政府職能轉型,而非是反過來借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動經濟增長方式和政府職能轉型,而陷入閉式邏輯之陷阱。

  同時,釐清政府與市場的行權邊界,充分培育市場自利博弈內生的激勵相容效應,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如企業與居民間的收入配比,當倚重市場主體間的公平、自願之博弈框架,公權的外部調節,很難既科學合理引導企業與居民均衡收入,又不會導致新的配置扭曲。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