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金融如何服務於實體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12-01-12 09:31:57  


 
  人們常常容易忘記一條十分淺顯的道理:資本永遠是逐利的。一家企業決定生產和銷售哪種商品,並不是因為這家企業的老板有意識地認識到這種商品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有多麼大的益處,甚至也不是因為他認為這種商品擁有廣闊的社會需求,而是因為他認為這麼做能賺取最多的利潤。同樣,一家銀行決定貸款給哪家企業,也不是因為某個銀行家自覺地認識到這家企業能夠生產出最好的商品、創造出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是因為他判斷這麼做不是風險最小,就是利潤(利息)最大。 

  當前的中國金融業,的確存在嚴重的資源錯配亦即不能有效服務於實體經濟的問題。近年來從樓市到“蒜你狠”、“豆你玩”等市場的瘋狂炒作,與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難(以所謂“溫州危機”為代表)形成鮮明反差,而去年以來備受輿論關注的民間借貸(甚至高利貸)熱潮,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這一結構性問題——這些應該說效率很高的中小民企難以從國家的銀行裡獲得信貸資金,因而被迫進入非正規金融市場尋求資金。 

  既然這些中小民企明明是有競爭力的,為什麼金融機構卻不願意配置資金給它們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要從中國行政壟斷的金融體系本身去尋找了。 

  說得不客氣一點,中國金融制度設計的初衷,並不是實現社會資本的最有效配置,而是以行政力量扭曲市場機制配置,使社會資本能夠源源不斷地流向國有經濟。十多年前有人曾精辟地指出過,“在改革的年代,整個中國金融體系的目的恰就是為了維護計劃經濟的殘餘勢力。” 

  而這種扭曲,最集中地體現在銀行體系的國有壟斷、利率的非市場化以及股票發行市場的審批等諸多有意識的制度設計上。僅以後者為例,假如IPO市場的審批制度取消,所有符合上市門檻的企業均可自由上市,那麼還會有多少效率低下的國有企業能夠如此輕而易舉地用天價圈到股民那麼多的錢?這種制度設計就其初衷而言顯然是成功的,其結果是:粗略地說,目前中國的GDP和就業當中有2/3以上是由民營和外資企業貢獻的,國有企業僅貢獻了不足1/3,但全社會金融資源的流向卻正好相反,其中的2/3以上流向了國有企業。

  這才是中國金融不能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的根源,既然制度設計和行政力量使得社會資本難以流向那些創造了主要社會財富和就業的民營中小企業,那麼,這些社會資本也就只能自我循環和以錢炒錢了。過去十多年來,吳敬璉先生一直在大聲疾呼的那句話——“中國股市比賭場都不如”,就是這種制度性障礙的真實寫照。現在到了必須改革的時候了。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想要真正有效地推動金融市場為實體經濟服務,最需要做的是改變視金融為國有經濟輸血脫困工具的錯誤觀念,還原其社會資源配置平台的定位。而在這場宏大的改革中,當下最迫切需要做的有幾件事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