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 |
包淳亮:中國大戰略的核心關懷 | |
http://www.CRNTT.com 2011-01-20 13:59:39 |
現實主義的國際關係學,或者更狹窄一點地說,地緣政治學,通常否定政治經濟的演進,認為過往的衝突在未來將可能極大類似地重複。在各種“權力轉移論”來看,從荷蘭到英國的權力轉移,英法之間的拿破侖戰爭,英德之爭引起的兩次世界大戰,到美國取英國而代之,美蘇冷戰,以迄於中國崛起的不確定形勢,確實也是前車之鑒,多有令人不安之處。 三百餘年前荷蘭的世界商業與金融霸權,未曾動搖當時歐亞大陸三大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莫臥兒帝國,以及中華帝國在各自世界的權威。第一個真正的世界霸權可能是英國,但除非把英國殖民地都視為英國的一部分,否則英國也許從來就不是世界經濟第一大國,其經濟規模超越中國之前,可能已被美國所超過。英國霸權的秩序不是民族國家秩序,而是殖民帝國秩序。挑戰殖民帝國秩序的國家,如德國、日本等,期望建立自身的殖民帝國,以今天民族國家得自主獨立觀點來看,是以不義挑戰不義。 自由貿易能解決資源貧瘠難題 我們今日所習慣的以民族國家為基礎的世界秩序,只是到最近半個世紀才逐步地被建立起來。這個秩序的建立與美國崛起過程中,以解放被歐陸帝國控制的殖民地為手段,打開市場的大戰略有關,因而有著美國自利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這反映了各個被殖民領土上的各族群團體的“覺醒”,並且其結果也確實建立了一個相對平等、開放的國際秩序。隨著蘇聯崩解,幾乎所有國家都加入了這個全球市場,而美國作為二次大戰以後的超級強權,最大出口國,既是這個世界秩序的主導者,長期以來也是最大受益者;加上1970年代以來美元在國際交易上的特殊地位,美軍在世界的角色,以及美國的自我認知,她既有維護這個市場的慣性立場,也是政策的理性選擇。 |
【 第1頁 第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