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底層民眾上升通路需要“芝麻開門”

http://www.CRNTT.com   2011-01-14 10:48:12  


農村和平民子弟的機會遠少於其他階層,在我們今天這個社會裡是一個常態
  中評社北京1月14日訊/“今天的中國社會已經實現了巨大的進步,打破物質資本和社會資本的不均勻分布固然相當的困難,但完善公共服務、讓每個人獲得大體相當的人力資本的可能性已完全成熟,強化政府的公共服務,讓每個人都獲得同等的起點機會,應成為未來政府最重要的努力方向”。解放網今日刊發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蘇振華的評論文章“底層民眾上升通路需要‘芝麻開門’”,內容如下:

  今年高校的自主招生正在進行之中,通過了清華大學初審考生中,約1/4學生來自於縣級或縣級以下中學,七成來自大中城市。從這一比例可以看出,在自主招生這個環節上,機會是嚴重向大中城市的學生傾斜的。目前我國農村戶籍人口仍然占到全社會的55%,而縣級或縣級以下中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大的比例是有城市戶口的,可見真正農村戶籍的同學能通過清華初審的人數是少之又少。

  這個現象並不奇怪,農村和平民子弟的機會遠少於其他階層,在我們今天這個社會裡,是一個常態。他們有怎樣的上升機會呢?前些年有一篇題為《我奮鬥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文章在網上被廣泛傳閱。文章講述了一個農村學子艱苦奮鬥的人生經歷:他經過艱苦的高中階段的學習考入了上海的大學,但他發現,學費和生活費成為了巨大的經濟負擔,在大學裡,城裡的同學英語流利,具備豐富的學識和極強的活動能力,身處同一所大學,但他們之間並不平等;他努力學習,在上海找到了一份糊口的工作,然後攻讀研究生,勤奮工作,終於,他融入了這個城市,在一個午後,懶洋洋的陽光打在上海的街頭,他遇見了一位當年的上海籍同學,於是請他喝一杯咖啡,他發現他們終於平等了,回頭望去,他為此付出了18年的努力。

  但絕大多數農村青年和城市平民子弟並不如這位仁兄一樣幸運,既便付出了更加艱苦的努力,成功依然遙不可及。

  中國社會轉型以來,一個根本性的變化是人口能夠擺脫戶籍束縛,在全國範圍內流動起來,每個人都可以到外地務工經商尋找機會。但是由於中國社會沉重的歷史包袱,各種機會在不同階層中的分布極不平均。如中國的農民,他們的第一步是用幾年的時間解決了溫飽問題,然後開始向城市轉移,但就在這個轉移過程中,體制的先天不足給他們的上升空間設置了一道極難逾越的天花板。

  對個體來說,企業家才能在人群中的分布應大致是均勻的,那麼影響一個人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是技能和資本,學術上的術語叫著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對中國的底層民眾來說,由於教育機會的嚴重不均等,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教育水平相差巨大,底層民眾尤其是農村子弟獲得優質教育的機會嚴重不足,他們在起跑線上就大大落後了一步。其次,經濟機會對底層民眾也不是平等開放的,沒有足夠技能的他們同樣也不具備獲得外來物質資本支持的機會。在個體之外的層面,有兩重因素制約了他們的發展空間,其一是人際關係,其二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前者的學術術語叫著“社會資本”,底層平民的人際網絡依然是底層平民,大量的投資機會、學習機會是不會光顧這個群體的,長久以來他們被鎖定在一個底層的人際網絡之中。在政府提供公共服務層面,城鄉之間的社會保障機會同樣是嚴重不均等,底層民眾並沒有進入本應由政府提供的這道社會安全網,他們只能年複一年地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來獲得自我保障,這是選擇空間匱乏帶給他們的另一重鎖定。

  於是,底層平民中只有極少數的人才能通過自己艱苦卓絕的努力獲得上升空間,而絕大多數的人則被鎖定在天花板之下。今天的中國社會已經實現了巨大的進步,打破物質資本和社會資本的不均勻分布固然相當的困難,但完善公共服務、讓每個人獲得大體相當的人力資本的可能性已完全成熟,強化政府的公共服務,讓每個人都獲得同等的起點機會,應成為未來政府最重要的努力方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