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
“警服男”為何被千人圍毆 | |
http://www.CRNTT.com 2010-12-07 09:48:53 |
王石川:應正視“警服男”引發的布衣之怒 2010年12月07日08:21新華網 12月5日14時20分,在長春市工農大路與紅旗街交會處一大型商場旁,很多市民將一輛紅色的馬自達轎車圍得水洩不通,並大喊著:“打死他!別讓他跑了!”一名老人和一名年輕女孩坐在地上,手捂著頭部,頭髮淩亂,表情痛苦。據目擊者稱,一名穿著警服但並非警察的男子駕駛紅色馬自達轎車先是撞倒老人,之後對老人和其女兒大打出手,還口出狂言:“我有的是錢,我打死你們,我包錢給你們……”男子囂張的氣焰讓在場市民憤怒圍攻,男子躲進車內3小時。(12月6日《城市晚報》) 可以說,這是一場不大不小的嘯聚事件,審視該事件,如果說這個牛哄哄的“假貨”令人悲嘆,那麼該事件背後的布衣之怒,則令人震撼。 近期,已經發生多起類似事件,導火索極其微小。我們仿佛進入了一個民眾越來越易怒的時代,他們一看到不平之事,內心立馬升騰起正義感,在短短時間內,民眾就能嘯聚起來,在憤怒火焰支配下,有時還會採取一些“過激”手段。 近年來,學界有人提出“無直接利益衝突”這個概念。大意是指,不少參與群體事件的群眾,本身並沒有直接利益訴求,而是因曾經遭受過不公平對待,長期積累下不滿情緒,借機宣洩。此說不無道理。以此案為例,圍觀群眾與被撞女子並無關係,但當她受到侵犯時,一下子激起了民眾的正義感。這也許就是因為,在我們周圍,有太多的人耀武揚威、倚強淩弱,這些人、事最容易引發眾怒。與此同時,在現實中,我們或多或少遭遇過不公,心中有怨氣、怨憤而無法釋懷,一遇到此情此景,便借機釋放出來。就像此前不久,安徽池州市發生掀車門事件後,當地主要官員總結的那樣——這並不是一個偶然的事件,而是由於一些矛盾長期積累沒得到有效解決,部分群眾因自身利益受損而壓抑的不滿情緒,借這一偶然事件形成了集體宣洩。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