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台灣民眾消費與儲蓄行為分析 | |
http://www.CRNTT.com 2010-02-25 11:02:25 |
壹、前言 吳敦義院長所提的“庶民經濟”,由庶民的經濟活動來看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近年來,總體經濟環境不佳,許多上班族好幾年沒調薪,基本的生活開銷已經捉襟見肘,兩成的台灣民眾完全沒有存款,在亞洲第二高,僅次於香港的兩成四;六成四的台灣民眾雖有存款,但是存款不足而缺乏安全感,合計高達八成四的人感到不安,位居亞洲最高。 台灣民眾每個月的收入有三成七放在儲蓄,這包括現金、投資、買保或年金;儲蓄的主要目的是未雨綢繆、以及保障退休生活;四成七的台灣民眾仍然擔心失業。對於未來六個月的理財計劃,三成三的台灣民眾維持保守的投資方式,兩成六每個月定期存款,同樣也是兩成六維持均衡而分散的投資組合;有三分之一的人,未來半年的理財計劃不會有任何改變。 貳、學術觀點 一、邊際消費傾向和邊際儲蓄傾向 假設個人的可支配所的不是拿來消費,就是拿來儲蓄,當收入增加時,每個人拿來花費或拿來儲蓄的比例是不一樣的;舉例來說,一位月收入3萬的上班族,每月加薪5仟時,會把所加的錢全部拿來消費;而一位月收百萬的老闆,每月多賺5仟時,不會有什麼感覺,會把錢全部存起來,這就是“邊際消費傾向(MPC)”和“邊際儲蓄傾向(MPS)”的概念。 再此可用邊際儲蓄傾向來看民眾的存款,因民眾的所得收入未增加,但物價卻一直在漲,變相成為可支配所得的減少。“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對一個市井小民來說,雖然東西變貴了,可是該買的還是要買,這樣就讓該存的錢變少,怎麼存都不夠。 二、恆常所得理論 美國經濟學家佛里曼(Friedman)所提出的恆常所得理論,利用跨期消費模型,來說明理性消費者在追求一生滿足極大之跨期決策中,會按照一個平均的預期所得,即消費者將其一生財富平均分配到每一期來進行平均消費,使各期消費量皆能維持一個穩定的均勻水準。 民眾沒有存款可能原因為“過度的消費”,無法用恆常所得假說來解釋民眾的消費行為,情形如下: 1.當消費者不是理性的:對目標並非追求一生效用極大的消費者而言,即無規劃可言,他將隨心所欲來進行消費,此時其消費型態,不再具有消費平滑(consumptionsmoothing)之特性。 2.消費者為短視近利者:當消費者只看眼前,不想未來,則其消費水準將決定於當期所得水準,此時恆常所得假說不成立。 3.消費者面對借貸限制或金融限制:由於消費者受到借貸限制,以致於無法進行跨期決策,迫使消費者只能按當期所得來進行消費,而無法透過跨期的借貸移轉來尋求均勻的消費。 4.未來所得的不確定性,造成消費者無法具體評估其恆常所得水準,從而亦無法決定其均勻的消費水準。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